風水道先生深度解讀成都風水格局之成都的前世今生。《圖+文》

導讀:

成都,2016年獲批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也成為繼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重慶之後第六座被國家定位為全國中心城市。

在國家新一線城市排名中,成都名列榜首。

2016年成都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一萬億。

站在風水的角度來看今日成都取得的成就,歸功於成都這個風水寶地又開始踏上了新征程。

道先生將以系列文章形式,為你解讀成都的風水格局。

沿著神秘的九頂山龍脈與成都這座神秘的坐西北向東南規劃的城市格局,由城市中軸線人民路,以輕松,故事性的語言,將這座西南大都會,從古至今,沿著蜀太守張若用烏龜爬行造城延伸出來的城市,來為大家解讀2300年坐不改名,行不改址的千年古都的。

成都龍脈

我們看一個城市的風水格局,首先要找到龍脈。

成都的龍脈在哪裡?

就整個四川的龍脈來看,龍門山是靠山,岷山、邛崍山、大雪山為少祖,左青龍為秦嶺,右白虎為大雪山,案臺為巫山,長江為水龍,沿重慶向外,到萬州,便是整個四川盆地的水口了。

四川盆地的風水格局,造就是重慶與成都兩座超級城市

但,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四川盆地,我們要講成都!

成都的風水是怎麼樣的呢?

成都的靠山就是岷山,左青龍為邛崍山,右白虎為龍泉山,峨眉山為案山,成都前、後有岷江、沱江環繞,可謂一個絕佳的風水寶地,而海拔高達4984米的龍門山主峰九頂山就是這一龍脈的龍首!所以,成都2000多年的古都格局,一直在中國歷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成都城市格局坐西北向東南,與九頂山的來脈形成直角相交

朋友們,我們再來看九頂山脈走向,從東北來,向西南去,順著它的走勢向西南一百多公裡就是成都城址所在地。

風水上講,開帳之地,便是造成建房最好的地方,而九頂山近五千米的海拔,使得成都造成遵循了『急來緩做』這個風水規律。

所以建成都城在九頂山下幾十公裡之處,也便說得通了!但最奇怪的是成都的街道以及成都市內的建築都是坐西北朝東南!為什麼?

因為在中國文化中,特別是建築,以方正、對稱為最完美的表現形式。

而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中軸線,城市建築的分佈則沿著中軸線形成完美的對稱。

而中軸線的最大特點就是南北走向,沒有彎曲,偏離不過5度。

而古成都的中軸卻是傾斜的,這和中國傳統的坐北朝南的禮制有著明顯區別。

但我們發現,老成都的城市格局坐西北朝東南,正好與九頂山的走勢垂直,這有什麼玄機嗎?

據說呀,在前秦張儀攻打蜀國時就發現,成都有王者之氣!易出帝王!那怎麼辦?

秦惠文王得到奏報召集在重臣商議此事。

最後得到的結論自然是挖斷龍脈,破掉王氣!這是自古以來,歷代皇帝都用的損招呀,不然睡不好覺呢!可偏偏當時張儀剛到成都不久,找不到成都的龍脈。

張儀就建議秦惠文王暫時用風水的辦法先壓制成都的王氣,穩住巴蜀,以便給尋找龍脈換出時間。

直到秦惠文王患重病,尋找龍脈的事情依然沒有進展,隻有令張儀按咸陽王宮做法,然後命蜀太守張若帶上有秦惠文王王氣的寶劍和密函到成都築城,築城的意義就是要先壓住成都的王氣!

張若到任後拿著寶劍,驅一神龜,讓它爬行,以借神龜的神力,來找出壓制成都龍脈的地方,建造城市壓制脈氣。

當神龜開始爬行時,成都和咸陽都是大雨滂沱,秦惠文王的病情猛然加重。

神龜用700步繞原成都城爬了一圈共12公裡。

這時,秦王的寶劍所蘊含的能量不能壓制神龜了,神龜在電閃雷鳴中升了天,而秦惠文王也在咸陽王宮裡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王氣壓制成功了,秦國獲得了巴蜀的穩定。

但寶劍鎮住了龍氣,而成都卻像一條被釘住一隻腳的龍,空有騰雲駕霧的本領,也隻能老老實實地潛於地下等待時機,這是怎樣的一種無奈呀!

因此,成都的中軸沿著西北到東南,使成都與其龍脈所在的九頂山的走勢垂直,從而堵住了來自九頂山的能量。

九頂山的氣脈能通行到成都,卻不能穿越成都,而是在成都匯集,使成都也成為一個能量沉積地,這樣就使成都能更好地吸收來自龍首即九頂山的能量,自然千年以來,成都可以位居全國大城市之列而不改名,不遷址了!

再由此,開造兩條人工河《府河、南河》,界住西北而來的氣場,使整個氣圍繞著成都城區回旋。

到了民國時期,省主席楊森開始根據風水格局修建東大街。

由此拉開了成都乃至全國都知名的春熙路商圈便慢慢形成。

我們通過上面的衛星地圖,可以看出來成都的城市格局和道路,基本上都是從西北向東南的街道。

通過兩條人工河流《府河及南河在合江亭匯成錦江》而界氣。

整個九頂山的脈氣通過成都的城市鎮下來,更是被兩條河流鎖住氣口。

造就了鹽市口和春熙路商圈。

為什麼不是更靠近河邊的區域呢?

因為河邊鎖氣太過,氣過旺極,便不是太好的氣場所。

而春熙路通過整個城市的西北來氣,由總府路及東大街引向東南,由南北向的紅星路界住,這一區域的氣場相對較中和,氣場的陰陽平衡,造就了這個百億商圈的形成。

成都的城市格局,需要擴大,不僅僅需要城市東南這一塊區域。

由此,在1960年開始,拉開了打通成都城市中軸線的序幕,人民路的開工,讓成都從此開始跨入一個新的歷史進程。

而這一條城市中軸線,由人民北路,人民中路,人民南路,天府大道組成,北接德陽,南接眉山,總長80公裡的中軸線慢慢形成。

成都由此,也會名副其實的國家中心城市。

接下來,道先生將圍繞成都這條城市中軸線,深度解析位於中軸線分佈區域的風水格局。

火車北站成就了荷花池

天府廣場的八卦設計,從此成都一路向南

錦江賓館 華西壩,人民南路,高新區,都會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請大家關注道先生,關注成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