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算命二十四要點。《圖+文》

看相算命曰:考相學部位。

以仲景六經爲正宗。

又據最古之黃帝內經。

及王叔和難經。

又據中西滙通。

加以針炙大成之人。

臟腑。

又由丹經之部位證明。

其正系。

經過系。

應系。

連帶系。

凡經絡之相通相應。

茲特摘錄之。

接頭爲諸陽之首。

其頂巔名曰百會穴。

即百脈相會之所而得名。

其內即咽喉。

而咽喉分外管。

其軟喉曰咽。

硬喉曰喉。

側有兩小管。

相附而下。

即通肺管。

肺管之間。

名曰層樓。

即丹經所謂十二層樓。

由層樓而下。

即爲肺部。

而丹經與醫學。

皆謂華蓋是也。

由肺而下。

即屬心包絡。

而丹經所謂護衛是也。

其下則爲心部。

而醫學則滿意爲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心部爲全身之關鍵。

故爲元首之君。

前有亶中膈膜。

後有肺絡三焦腎絡。

右側有肝膽。

左側有脾胃。

下兩側有大小腸。

其最下爲膀胱子宮谷道是也。

而頭面部位。

亦依據臟腑之上下左右。

以分配部位也。

茲將考驗證明者。

繪列後。

以待後之拙劣。

相學家考正而監定耳。

看相算命曰:右爲考正新。

經相學數學丹經。

以及生抑制化之各書。

考證的確者。

而無益於參考也。

故將部位繪詳解。

按相學各書。

末有如此知道。

亦無如此指定。

茲將五臟六腑。

分配於面部。

測量位置。

詳明關系。

並將證明之點。

補敘知道。

以便諸君予研討也。

按頂巔之陷處。

而有動脈調息。

據醫家相學。

皆名曰百會穴。

因百脈交會而得名也。

內屬咽喉。

爲最高之處。

其部位常有動脈。

故如其爲氣關也。

而咽喉本爲上下流通之位置。

百脈交通之關鍵。

而氣管血管肺管。

皆系於此也。

由發際之火星起。

下至司空止。

此爲十二層樓。

丹經原有此項稱號。

醫家則略而不詳。

相學則分天中天庭以及司空三部位也。

發際之兩側曲處。

分爲左右祖氣。

內系部之氣也。

上由山林之發際起。

下至邊城之中段止。

均爲祖氣也。

醫學無此稱號。

餘每考其位置之氣色。

多於父母宮有關系。

故定其名爲祖氣也。

中正在印堂之上。

一名曰華蓋。

因護衛印堂而得名也。

內應心包絡之正系。

印堂在兩眉絕對之中心。

爲片面部之主體。

如一國之元首也。

此部內應於心。

關系最重。

餘考印堂之氣色。

好則爲進官祿而喜慶。

其事業成功。

以亨盛名也。

不好則爲風險死亡。

而相家則有謂之曰闕者。

又有謂之曰肺者。

能否宮闕之意。

而名之曰闕耶。

或爲帝闕之意。

而尊之曰闕耶。

又醫學有稱肺爲華蓋者。

而在心部之上。

亦爲心之護衛之意而名之耶。

其意雖佳。

其部位則謬。

若以印堂爲心部之正系。

則合宜。

若以司空中正爲闕爲肺亦宜。

以餘考之。

則錯一大部位。

而正系及連帶系皆不通。

其另有講解乎。

抑另有深意乎。

餘考肺系之部位。

當在兩眉。

故相學有肺張兩葉以衛心。

不是由上而衛心也。

考針炙大成之肺俞穴。

在兩肘之扇骨當中。

實從背部而取穴也。

而扇骨與胸部之亶中相平行。

故肺與心上下相等。

此爲證據之一。

考相學有雲。

肺爲清經之氣。

而司呼吸。

內主憂思。

外主皮毛。

蓋人有憂思不決。

則傷其肺。

而兩眉焦亂。

以形於外。

此之謂愁。

亦應其皮毛之句。

此爲證據之二。

故肺爲兩眉較爲合宜。

眉之下。

目之上。

半屬肺而半屬肝。

即相學之三陽部位也。

此爲肝肺相升相降之經過系。

眼之下亦屬肝。

即相學之三陰部位也。

此爲三陰之樞紐。

而厥陰屬肝木故也。

兩目亦完全屬肝。

而醫學則爲五臟之五輪說。

又有屬腎水居少數之說。

餘考瞳撞人一點屬腎。

然爲子腎也。

其全目皆肝部之正系也。

眉之尾棱角。

即相學之福堂。

其後則名玉堂皆屬兩腋之正系也。

司空中正故名華蓋。

即心之前護衛。

而爲心包絡之正系。

山根爲心之後護衛。

即內屬亶中之正系。

而醫學一謂之曰心部。

一謂之曰王宮。

似爲錯誤而不宜也。

其考正詳解錄下篇中。

相學原名。

有名之曰命宮者。

或命宮即王宮耶。

屬心之說。

當然不確。

此中疑問。

頗難盡敘。

按眼中之烏珠。

內有瞳人本屬子腎。

相學則通稱瞳人屬腎。

其相差亦遠。

蓋子腎與母賢有區別也。

大眼角之內眥。

以及中勾陳。

則爲肺管之經過系也。

小眼角之外眥。

奸門魚尾則爲兩脇之應系也。

命門則爲母腎之正系。

醫學有名聽宮穴是也。

前何以稱爲三焦之地。

耳珠本爲脊連腎系之連帶系。

何以稱爲腎部之地。

可見其自相矛盾。

茲特正之。

年壽爲疾厄官之專部。

內爲膽腑之正系。

而醫學則配之以肝臟。

其現實頗不合宜。

按肝爲兩目。

以及目之上下。

皆屬肝臟之正系。

故醫學治目病。

用平肝疎肝泄肝三法。

另有補腎一法。

亦以肝木爲腎水之子。

肝爲剛臟。

有泄無補。

故有虛則補其母之法。

此其一鐵證也。

何得在鼻梁之中幹。

此醫家之誤也。

蓋膽腑爲水火之腑。

消化之機。

有水有火。

方能消化飲食。

新居於脾臟之上。

當然的確。

何得分配於淚堂下勾陳之側耶。

其意義安在。

又準頭爲土星。

當然爲脾臟之正系。

而爲分清別濁之樞紐。

蘭臺廷尉。

本屬膈膜之連帶系。

以障醫邪穢也。

而醫學則稱準頭爲脾臟。

蘭臺廷尉爲胃腑。

餘考胃腑。

屬人中之部。

人中爲溝洫通達之地。

胃爲倉癝之官。

人中通達四瀆。

頗占重要位置。

胃腑爲人之谷氣。

此弱必病。

倉癝之停聚缺乏也。

此閉必死。

倉廩之空乏無用也。

餘考人中青黑。

每應胃氣痛之暴病人之將死。

又每見人中必縮而黑。

亦腐重要之俯。

以人中而合胃系。

確而且實也。

又以疾厄。

及其他現實證之。

皆屢驗不妄。

何得以不關重要之陌臺廷尉屬胃。

或爲脾胃均屬土。

而爲連帶關系耶。

兩顴屬三焦之應系。

三焦者。

連網油也。

扶助邪氣。

障翳污穢之重要關系。

故相學名之曰國印。

亦以司重權。

輔正去邪。

而關系重要之義也。

醫學列於聽宮之腎系。

其三焦與腎相通而配之耶。

或爲兩相表裡而配之耶。

如以兩氣相通。

同經相表裡。

其氣化合而論之。

則五臟六腑皆相通。

而五行生化皆相表裡。

其理由意義均不通。

而不合宜也。

故部位之頭緒。

皆有一定應證。

當然以分經別絡。

論系別脈。

則各有專司專系也。

其與聽宮有關系明矣。

耳珠爲脊連腎系之地。

內屬君火相火之火輪也。

故相法名之曰珠輪。

此爲腎之經過系。

非腎之正系也。

口爲水星。

亦爲北嶽之地。

內爲丹田之正系。

上唇爲氣海。

關乎人之真氣。

即天終身水之後天氣也。

下唇爲血海。

關乎人之血輪。

即地六成之之後天質也。

統名之曰丹田。

考男子血弱。

而有內病者。

其唇白枯不華也。

女子氣弱而有痼疾者。

其唇慘黯不鮮也。

此爲醫學中無此論。

而丹經則有之。

餘用現實相證。

每見男子之白枯不華。

必有氣血痛之病。

重則成皰塊症瑕之例。

而無生育。

故女界每月胭脂以塗紅其唇者。

蓋表示氣血充足。

而無病厄。

又旺子女。

而有生育之意也。

茲特註明其爲丹田之義。

左口角屬大腸之連帶系。

右口角屬小腸之連帶系。

此爲盤曲於丹田之左右。

故在兩口角也。

而醫學則配以法則之處爲大腸。

三陰之間爲小腸。

更不解其意義雲何。

按大小腸。

爲最下之部位。

而大腸之下。

即谷道之闌門。

小腸之下。

即膀胱之精道。

又何得在脾膽之上。

而與肝臟相連耶。

以位置者之。

則相差太遠。

以現實證之。

則應驗缺乏。

是爲解剖家之誤解也。

承漿即子宮精道之正系。

相法名之曰承漿者。

謂水最低下之義也。

漿者。

水之濁也。

全身以腎部屬水。

水本在下。

而清者上浮。

濁者下墜。

其爲水之濁漿者。

當然即爲最低下之義耳。

此相法家命名之原意也。

又何得在兩口角之部位耶。

兩腮爲奴仆宮。

本屬谷道闌門之應系。

此爲出口之部。

故配之以最起點。

餘考有花柳病。

而成梅毒瘡痘者。

其兩腮先起黑影。

或腮陷喉爛。

而聲暗啞。

是其證也。

此爲餘歷年考證之的確經絡。

而爲各部位之專司。

以便明其次要關系也。

方能推其現實。

定其疾厄也。

一、百會往大腦與小腦之間。

兩相交通之地。

即頂上之巔磺陷處。

有動脈處是也。

爲咽喉之正系。

亦爲咽喉之應系。

是爲諸陽聚會之點。

百脈相交之地。

此爲第一之氣機。

亦通達之關隘也。

此地有動脈寬六分許。

長一寸餘。

其脈動而沽勻。

其人精神強壯。

而有活力也。

其脈動而緩急不常。

其人精神盈餘。

而有疾厄也。

其脈定而纖細。

其人健康已極。

而爲將死之應候也。

此即下應咽喉。

通達氣機者生。

妨礙氣機者病。

閉塞氣機者死之類。

而爲明徵之應候也。

故列於最高之巔。

百脈之源也。

餘每見醫家治危症。

或脫陽症。

先用手術而針炙此穴。

亦即通氣機。

而開咽喉之義也。

今更名天大關。

其地宜挺拔有骨。

即貴壽之格式也。

宜動脈調勻。

即強壯之精神也。

二、發際之火星起。

下即天中。

次即天庭。

又次即司空。

其名曰層樓。

即丹經所謂十二層樓之簡名也。

內屬大腦海之正部。

爲督脈之經過系。

此地關系父母之強弱。

祖業之有無。

又關系其人賢智如何。

愚拙如何。

此爲人靈根祖脈。

亦爲種因之慧根也。

故發際高者。

其人聰明多才。

而父母無刑傷。

發際低者。

其人粗鄙而愚。

或爲父母刑傷。

又天庭豐隆。

凸突者。

必爲貴裔。

而有前業。

亦主自身貴名。

而有驚人事業也。

天庭減弱凹陷者。

必爲往常之家。

前業蕭條。

亦主自身富貴。

而有勞苦度日也。

故相法家名之曰。

高廣學堂。

如層樓有黃紫明潤之氣。

則主升官進職。

常人亦主得財獲利。

如有滯黯慘膩之氣。

則主孝服。

刑人丁。

及現實失敗。

而有憂慮驚慌。

如有赤黑枯慘之正色。

則主牢獄驚險。

以及其人神經昏憒而亂。

失其常度。

喪其靈智。

或主風險之疾厄。

故層樓之部位。

宜開闊高突。

凸廣有勢爲合格。

原名層樓。

今更名日祖脈。

即靈根之脈。

元氣之義也。

三、兩山林在鬢發之大曲處。

如山之林而得名也。

下至福堂骨之上。

內屬乳脈之連帶系。

其地原名天倉。

關乎祖業之專部。

亦驗父母之部位。

偉人於初生。

皆食乳而養成。

而爲父母之脈氣頗的確。

餘考其刑父母宮。

每應孝服之時。

其地有黑雲慘黯之滯氣。

及孝服哭泣之後。

其氣沉滯不散。

有終身尚存者。

有至九年多而方散盡者。

有七年五年三年不等。

而方散完者。

至多亦以一年爲規范。

而方散完。

化出明潤之氣。

蓋孝服爲人生之第一大事。

古人定禮。

應守三年之孝。

而不問事。

故其氣久而不散也。

此地又主天災之瘟疫盛行。

如有黑慘之氣色者死。

故達摩名之曰天門麻衣有三天亮黯。

扁鵲難醫之句。

即兩天門與天庭也。

今更名曰祖氣。

所謂祖氣者。

因食乳而養生故也。

以祖氣名之宜矣。

某中央棱有骨。

則稟受之後天必厚。

所得之產業亦豐。

其地陷弱而痕。

則稟受之後天必薄。

或所受之產業無限。

今分爲兩段。

鬢至邊城之中段。

上半節爲祖氣。

由邊城下至福堂骨。

下半節爲天門。

並非天門即祖氣也。

四、司空至中正。

在印堂之上。

內屬心包絡之正系。

本爲印堂之護衛部位。

故相學各書。

有華蓋之稱號。

所謂華蓋者。

即護衛印堂君主之本意。

不是醫學謂肺爲華蓋也。

其地飽滿凸突。

則君主得賢臣之護衛。

而爲有用也。

故爲官祿之部位。

所謂司空。

即國度柱石之臣。

六部之官名也。

其地有骨挺拔。

直者。

爲玉柱骨。

橫者。

爲華蓋骨。

皆爲大貴之格式。

而有驚人偉大之事業也。

其地陷痕減弱。

則無賢良柱石之臣。

以護徫其君主。

前業見波折。

離鄉而安逸。

無貴名之能夠也。

如此地有黃紫明潤之色。

主升遷進職。

獲功得名。

而有委任至。

常人亦主進財得利。

及得喜慶之音信也。

如有赤黑枯慘之色。

主罷官去職。

牢獄拘留。

而受處分之兆。

常人亦主波折失敗。

官訟牽連。

是非拖累。

其最輕者。

主脹滿痞塞之疾。

如人君之失輔。

而反受讒侫之蒙蔽也。

原名華蓋。

令則更名曰前衛。

即護衛之義而名之也。

五、印堂在兩絕對之中心點。

是爲片面部之君主。

故號元首。

以片面部測之。

則居全部之中上位置。

其地有骨高起。

上聳。

即玉柱骨之連帶。

有骨橫過。

而至眉尾之福堂。

名曰金城骨。

皆主大貴之格式也。

即金城湯池。

而爲帝王建都之所。

故名金城骨也。

內屬心部之正系。

爲全身之主宰。

故醫學曰。

心爲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其地以開闊方楞。

豐隆高突爲貴。

如創業賢明之君。

其地以窄弱陷痕爲賤。

如失業昏憒之君。

如有懸針。

主兇死。

及刑人丁。

如有紋痕。

主破敗刑傷。

及安逸。

故達摩雲。

印堂黑暗眉不鎖。

三十功名可。

餘考印堂黃紫明潤。

主進權升官。

常人則主喜慶進財。

其他如有紅赤黑黯各氣色。

皆主國亡家破。

飛災橫禍。

立見死亡也。

其輕者。

亦主牢獄桎梏。

損人破財。

憂慮疾苦之類也。

如有浮膩青滯之色。

則主冷退驚疑。

及最不稱心之事。

或失權撤職。

連帶遺累之患也。

今更名曰元首。

即外應君主之尊也。

又名曰靈合。

即內應於心之義也。

六、兩眉爲文采之官。

內屬肺臟之正系。

肺主憂思。

故有不遂之事。

先見於眉。

而兩眉焦亂。

謂之愁眉是也。

醫學又有肺屬皮毛之說。

眉爲毛屬。

是肺之正系。

故醫學又名曰華蓋。

蓋抽象衛心之義。

餘考肺張兩葉以衛心。

針炙大成銅人之肺俞穴。

在兩肘之扇骨中。

可見與亶中系平行式。

此其爲肺系之鐵證。

不如心包絡之爲華蓋。

較的確也。

故相學有問名在眉客說。

偉人沉思不決。

則皺眉不展。

此地以細長娟秀。

上竪有威爲貴名。

多輔佐而有權。

及有特智英明。

不學而成。

如急促粗濁。

焦亂濃俗。

主安逸失輔。

而多富貴。

及愚拙不堪。

反覆無成。

其下之三陽。

則爲肺肝相連之系。

每有喜怒之事。

多見於眉目之間。

故爲文采之官。

禮義出焉。

凡有肺病者。

其眉單調而無潤飾。

今更名曰輔弼。

即左輔右弼之義。

因接近印堂而名之也。

七、眉尾之棱骨。

爲三角方式。

原名丘陵塚墓。

蓋陵墓者。

小山之義也。

稍退一線。

即爲福堂。

內屬兩腋之應系。

亦爲兩腋之連帶系。

凡腋毛粗濃而多。

其眉尾亦粗濃而多也。

凡腋毛柔細而少。

其眉尾亦柔細而少也。

故眉尾有病則腋之左右亦有痣。

此上下相應之一鐵證也。

其地以高起而有三角棱骨者。

應進外財。

及得流通之財源也。

故西人名之曰蓄財骨。

亦外財庫之同一義也。

如陷弱不起。

則主外庫無財而不聚也。

此地有黃明紫潤之氣。

則主內政得利。

而有群策群力。

同舟共濟也。

如有青膩之色。

則主憂慮之信至。

亦主小口舌及交際失信。

而不失效。

及現實遲延。

而不完畢也。

如有紅赤黑黯之氣。

則主損失外財。

而有官訟之糾纏。

托人不力之障礙。

交際生是非。

現實吃暗虧。

亦主癰痕之災厄。

今更名之曰曲肢。

是爲迂回支節之義。

而名之也。

八、三陽在上眼皮之位置。

上半部屬肺臟之連帶系。

下半部屬肝臟之經過系。

故內屬肺肝相連之並系。

亦曰相通之應系。

相學原名三陽。

一分左右。

即左爲三陽。

右爲三陰。

此流之用以推運也。

一分上爲三陽。

下爲三陰。

此氣色之用以定位也。

其地飽滿高平者。

主享盛名於事先。

又主壽根。

又主多子女而貴名也。

其地上爲肺氣。

而司下降。

下爲肝氣。

而司上升。

一降一升。

陰陽交姤。

蓋肺金之氣。

而象兌之少女。

肝之木氣。

而象震之長男。

此部相連而相交。

故能旺子女也。

其地低窄。

雖貴而無名。

其地陷痕。

子於女雖多而不立。

故醫家以肝絡爲厥陰傳陽之機樞也。

其地黃青而潤。

主生貴子之喜慶。

是得長男之氣色也。

其地紫紅而潤。

主生貴女之喜慶。

是得中女之氣色也。

亦主得名而立善功。

安全而享大壽。

其地浮膩暗枯。

多主憂慮不遂。

結怨招非。

牽制遺累。

多見駁雜之現實也。

其地黑滯如濕灰。

其人主死亡之災。

故麻衣雲。

黑掩三陽。

盧醫莫救。

蓋水爲坎卦。

後天爲坤體。

故生我者死氣也。

我克者廢氣也。

此半屬肝木之絕而廢也。

坤土生金亦死氣。

雖有坎水之旺。

而土制之。

是爲孤陰。

此半屬肺金之絕而孤也。

其地有赤慘之色。

主損人丁。

或主風險驚災。

重病大敗之例。

一爲私德喪失。

而種惡因之結仇。

一爲飛災瘟疫。

而塞竅關之危機。

蓋因不升不降之妨礙。

以應其現實也。

原名三陽。

今更名曰交關。

即上升下降之地。

而交通之義以名之也。

九、山根在兩目絕對之中心。

鼻部之上接印堂處。

醫學有稱爲心臟者。

有名之曰王宮者。

其分經別絡。

頗爲不宜。

相學原名曰命宮。

而專司疾厄。

後天之遺傳病。

在此部位辨別也。

餘考內屬亶中之連帶系。

乃心之後護衙。

非心臟之本系。

又爲督脈之經過系。

中轉腎絡也。

如以之爲王宮。

尚可講解。

如以之爲心臟。

則完全不符矣。

蓋相學命名曰山根。

即人之根基。

而關祖業也。

或人之命根。

而關壽數也。

此地爲腎絡之經過系。

餘考其部位。

氣多血少。

偉人之後天稟受弱者。

必見青筋橫露以表示之。

則有遺精腰痛骨酸之病以應之。

如人之後天戕賊者。

必見青黑橫露以表示之。

亦有精枯冷滑。

腦弱陽萎腰痛智昏之病以應之。

小兒有青黑橫於山根。

則有腎氣之痛症。

有雲蟺氣者。

或遺溺之疾厄。

有應驚癎者。

此其後天缺乏之證。

而失護衛之權也。

此地如高起有骨。

即玉柱骨。

主大貴而壽。

如豐隆上貫。

主享後人遺產豐厚。

及有壽徵也。

如陷弱而低。

主後人無遺產。

或爲不壽也。

如山根黃明紫潤。

有應進田宅。

及自身強壯。

一歲安全也。

如有赤黑之氣。

主死厄之災。

如有一點紅赤色如豆大。

亦主湯火災。

或焚毀房屋也。

如有青浮滑膩枯慘各色。

皆主病厄。

不過以何時而現何色。

主何類之病災也。

今更名曰後衛。

即護衛之義也。

十、兩目原名監察官。

內屬肝臟之正系。

目者木也。

而肝屬木。

即兩目之機樞也。

醫家有五輪之說。

而依據五臟之系。

似爲理說家之理想耳。

蓋兩目完全屬肝系。

肝爲剛臟。

有泄無補。

何得稱五輪爲五臟之系耶。

又何得以兩目爲五臟之精髓耶。

想是八脈系於肝腎之誤解耳。

故醫學雲。

喜則傷心。

怒則傷肝。

憂則傷肺。

思則傷脾。

偉人逢震怒之下。

與極痛心之時。

可以失明。

而言其兩目也。

又醫家治目病。

平肝第一法。

疎肝第二法。

泄肝第三法。

此兩日爲肝系之鐵證。

又另立補腎益水之一法。

蓋腎爲水而肝爲木。

水爲木之母。

本爲水之子。

古人立醫治法。

用途則補其母。

實則泄其子。

肝臟有泄無補。

故用補水以濟其木耳。

此兩目爲肝系之鐵證又一也。

餘考情欲過度。

其目之神黯而光淡。

尚不至完全破壞也。

惟癖愛孌童。

其目背光而有形。

增加眼力。

亦不至完全破壞也。

惟震怒之過度。

傷痛之過餘。

則先起血絲而光黯。

次起蒙翳而烏珠壞。

此兩目爲肝系之鐵證第三也。

又八脈系於肝腎。

而爲人之總樞紐。

可見其重要也。

故烏珠透黃。

爲奇貴之特權。

烏珠玄黃。

爲上貴之重權。

眼神清潤而充。

亦主英明多才智。

而有貴名之事業也。

故其神忽孌神忽脫神忽退。

神忽定。

皆主兇亡之災厄也。

原名監察官。

今更名曰機樞。

即因其位置重要。

而有生死關系以名之也。

十一、烏珠之內有瞳人一點。

在靈晶垣之中心。

爲子賢之正系。

亦肝腎之連帶系。

爲人真火真水之源本也。

故修煉家以此爲精靈之地。

乃水火既濟之處。

而合真氣慧劍也。

如煉成方瞳。

則是仙品有道之士也。

本系通膀胱之子腎。

不是督脈之腰腎也。

餘考瞳人之部位。

關人賢愚。

及勤慎疎懈之關鍵。

短見瞳人散大者。

有大志而不勤。

雖博學而不周。

似乎疏懶輕視。

而有偏性之浪漫行爲。

其瞳人合度者。

作事有恒。

堅忍受勞。

勤慎耐久。

而有遠見之積極停止。

其瞳人減少而收者。

名曰聚瞳。

餘考聚瞳之人。

聰明異於尋常。

凡讀書則過目不忘。

又主有特長之技藝以鳴世。

而享大名也。

或爲音樂琴棋書晝。

或爲雕篆醫卜星相。

皆不學而成。

方是聚瞳。

餘多次試之不妄。

今更名曰天真。

即後天真竅之義而名之也。

十二、大眼角之外眥而外。

名曰中勾陳。

下名曰淚堂。

內屬肺管之經過系。

按鼻爲四竅。

兩直竅上人腦海。

下督脈也。

此即兩側竅。

由大眼角之內眥。

而至會厭。

以合咽喉。

下接肺管也。

此醫學家之謂鼻爲肺金。

若雲。

側竅通肺則可。

若雲。

完全屬肺則不可。

其地有青滑浮膩之氣。

則爲傷陰之病。

而有夜不安息。

神不守宅。

多夢遊而有驚悸不安之象。

失其常度也。

如有紅絳浮光。

則有哭泣人丁。

於血緣之糾葛親戚。

有損傷人口也。

如有黑黯赤滯之氣。

則有憂思鬱結。

夙怨之顧忌。

嫌疑之是非。

以及作事多波折反覆。

條約不失效。

而失信守。

遺累既多。

牽制尤大。

故動憂慮思慮。

而不決斷。

亦有顛倒錯誤。

而至危害。

如有黃明紫潤之氣。

則主人口安全。

現實順遂。

又無疾厄之糾纏。

又無是非之妨礙。

原名中勾陳。

今亦從舊也。

十三、小眼角即魚尾奸門之部位。

因目尾之交。

而似魚尾以名也。

內屬兩脇之連帶系。

按目之尾爲魚尾。

即象形取義而名之。

眼眶骨之處爲奸門。

即因妻妾而名之。

然皆屬妻妾宮之專部也。

亦得肝臟之木氣。

肺臟之金氣。

長男少女而相化也。

故丹經有雲。

金公木母。

兩相配合。

以成其乾坤之道。

又雲東家之女。

西家之郎。

兩相交姤。

以成其陰陽之偶。

肺爲金臟。

肝爲木臟。

此爲肺肝協作之餘氣。

此屬兩脇之邪氣也。

某地以飽滿無痕紋爲吉。

而得妻妾賢淑。

恪守婦道。

及有操作之能夠。

其地破痕。

或紋。

皆主刑克妻妾。

至於刑妻妾之多寡。

則以破痕之淺深。

破紋之長短。

爲定論也。

然其紋上仰者。

妻宮偕老而強淑。

又無刑克也。

其紋平沖者。

主刑命妻而續弦。

其紋下反者。

主刑三妻而四配。

如有十字紋。

主生離而再配。

或刑末婚之妻。

可見其爲妻妾之專部也。

其地有青浮滑膩之色。

主妻妾憂慮。

性格窄狹。

而有疾病。

如有枯慘絳之色。

主妻族之哭泣。

如有紅赤躁之色。

主妻宮有官訟遺累。

及性格偏遠剛躁而急。

以及妯娌不睦而爭端。

如有黑黯色。

主妻宮死厄。

次亦妻妾大病也。

其色黃明。

主妻妾安全。

不和守禮。

而有大喜慶。

必爲子星。

其色紫潤。

主妻妾亨吉。

賢淑持義。

而有小喜慶。

必爲女星。

如其有青有黃。

則有喜慶疾厄夾雜。

或因疾病而化爲喜慶也。

如有紫躁紅赤枯慘各色。

相聚成斑點。

此爲雜花。

則主妻妾邪行淫蕩。

喪品私逃之例。

原名魚尾。

今更名曰元後。

即後妃之義而名之也。

十四、鼻梁之中段原名年壽宮。

又名疾厄宮。

內屬膽腑之應證系。

亦爲膽腑之相通系。

而醫學謂之屬肝絡。

按肝絡屬木。

鼻部屬土。

本位相差太遠。

餘考銅人。

詳載於針炙大成中。

謂人身之臟腑。

肝氣由左而升。

肺氣由右而降。

西醫各書皆稱左肝右肺也。

又考中醫之解剖經絡。

則稱肺居於人之左半部。

肝居於人之右半部。

是爲左肺右肝也。

餘考兩說。

皆有至理。

在氣化與定位之兩點耳。

凡屬活人有生氣。

則有氣輪常環轉。

而激動血輪。

以運用全身也。

其肝之本位雖在右。

而氣從左升。

肺之本位雖在左。

而氣從右降。

如鐘表之針。

其機輪動。

則可左可右也。

凡屬人死無生氣。

則氣輪不環轉而停滯。

血輪不運輸。

其肝則定位於右。

其肺則定位於左。

不升不降。

如鐘表之針。

其機停則不能左右也。

餘考黃帝內經。

王叔和難經。

針炙大成。

以及醫學各書。

皆言是左肝右肺。

而解剖之位置。

又爲左肺右肝。

餘思後人立法。

決不至錯誤而相反至此。

想系氣化動機之關系。

此西醫之勝過中醫處也。

姑無論在左在右。

皆在兩側之傍部。

又何得在鼻梁之中段耶。

餘考人之消化飲食。

完全在膽腑之力。

因膽絡有水有火故也。

古人以為脾胃消化飲食。

則非現實。

不過爲一理想耳。

按脾爲分清別濁之慫恿機。

而胃爲倉癝停聚之過道地。

皆非消化之部。

必藉膽腑之水火力。

方能消化也。

餘考已死之人。

其膽汗尚能化五金。

而分量以三錢爲規范。

再重則化不完矣。

據此鐵證。

則知膽汁之力頗大。

偉人之康強健康。

以飲食爲定論。

故名疾厄宮也。

其地以勻厚有梁爲吉。

平生無病苦。

亦旺人丁之子女也。

如露節。

或直有三曲。

主刑子女。

及波折失敗也。

如露節左右三曲。

主刑子女。

及惡病不壽也。

如年壽有黃紫之氣。

則安全而無病苦。

亦主家庭順遂。

如有青滑黯滯之色。

則主飲食不健。

而有脹瞞痞塞之疾。

如有青膩浮枯之色。

則有水濕上泛。

而現痰飲咳哮之疾。

如有紅赤之氣一點。

或一縷。

皆主火災回祿之厄。

如有黑慘之氣。

主刑叔伯之冷退。

自身亦主病疾宿病。

如有躁絳之光。

則主溫瘧瘟疫之幹冷症。

醫家見年壽發現各色。

有病則指爲胃病。

其實即膽病也。

原名年壽及疾厄宮。

今更名曰命關。

即性命關頭之義而名之也。

十五、準頭原名中嶽。

居五嶽之中而得名也。

內屬脾臟之正系。

五行屬土。

而爲金氣之經過系。

即肺管之出口。

金爲土之子。

而相生相依故也。

又爲腎水之應證系。

由百會入腦海。

下督脈又因金而生水也。

其位置則完全屬土。

故號土星。

土生萬物。

是爲財源。

此爲財星之專部也。

其部位以豐隆圓厚。

聳幹勻齊爲大富特富。

而連帶於貴名也。

其地尖薄陷削。

則財星缺乏而有波折失敗。

以致困窮也。

故相學以土星爲坐守之財庫。

土主厚而藏聚也。

蓋喜滋養而惡單調。

餘每見有紅赤躁絳。

主破敗失業。

及損權益。

而刑人丁之類。

其最輕者。

主痣漏酒病。

及濕氣筋骨疼痛。

手足拘擘也。

如有青浮滑膩。

主冷退失財。

憂慮不遂。

如有黑枯黯慘之色。

均爲大失敗。

如有黃明紫潤之氣。

主進財進祿。

及有喜慶之現實也。

如有紅赤氣色發現。

反進財源而大興旺。

其人必死。

蓋俗謂爲棺財運是也。

故俗雲火燒中堂。

家破人亡。

其義者何。

按脾爲陽土。

以黃明爲本位之雜色。

赤者火也。

火爲土之母。

餘考數學。

皆以生我者死爲定法。

故鄉位現紅赤色。

爲不祥之氣色也。

今更名曰寶闕。

因財庫之義而名之也。

十六、兩鼻孔原名蘭臺廷尉。

又名井灶。

內屬膈膜之連帶系。

亦爲膈膜之相通系。

膈膜者。

障蔽邪穢之濁氣。

保輔其通上利下之部位。

醫學配之爲胃腑。

似爲不宜。

餘考醫學有雲。

偉人之氣味。

後天資生於腎。

而始於水也。

後天資生於胃。

而始於士也。

乃重要部位。

何得在兩側之不關緊要之部耶。

按相法以蘭臺爲偏浮財。

遊戲財之例。

以廷尉爲交際財。

埋伏財之例。

雖屬財庫。

尚非合理范圍也。

故人有不正之思想行爲。

不良之飲食異味。

則蘭臺廷尉。

有黑塵細點凝滯也。

其地以豐厚勻收爲吉。

而財星入庫。

可守而享用也。

如薄削泄露。

則財星踏實。

不可守而落空也。

如有紋直破出準頭。

主波折失敗。

而有風險之厄。

如左紋破而右不破。

主驚險損失。

而不至己身。

其重者。

不過受傷有殘痕耳。

如右紋破而左不破。

主驚慌。

而有小損失。

則更輕一層而應之。

其重者。

不過內無輔佐。

外有遺患耳。

此地有黃明紫潤之色。

主進偏浮財。

交際財。

以及合謀而有利益。

如有青浮膩滑。

主遺累損失。

牽制無功。

謀略有效。

如有紅黑赤黯之色。

皆主損失。

及責無旁貸六親之患。

原名蘭臺廷尉。

今更名曰寶屏。

一爲倉庫之意。

一爲保證之義而名之也。

十七、兩顴骨原名國印。

又名東西嶽。

內屬三焦之連帶系。

古人則謂三焦有名無質。

不過火上中下之義耳。

果如此說。

何不謂上段中段下段。

又何得以三焦。

名之耶。

餘考新法。

及解剖學。

謂臟腑中有連網油一物。

上補邪氣之缺乏。

下逐濁穢之不足。

其關系之重要。

與古人之論三焦相等。

大體三焦。

即連網油之別名。

唐宗海證明爲三焦也。

而在大小腸之上。

迂回以掩護各臟也。

其位置以挺拔上插爲權重。

而貴名之事業十分。

即國度之屏藩也。

以抵小陷弱。

主往常而不貴。

其才智能爲皆缺乏也。

如隆大而位置不近目尾。

此爲假權。

多應優伶界中人也。

如淚堂下插而破顴骨主患神經病而減智識。

此地如有黃紫明潤之氣色。

主進權祿而升遷。

獲功進職也。

如有青浮滑膩之氣色。

主謪貶去權。

憂慮驚慌。

常人亦主妨礙損失。

冷退破財。

如有黑赤紅滯之氣色。

主風險死亡。

牢獄桎梏。

輕亦主孝服刑傷。

大破敗之驚慌也。

如紅絳浮光。

則爲酒濕痣漏之病。

如紅艷浮光。

則爲情欲勞傷之疾。

原名國印。

今更名曰屏藩。

即爲國度屏藩重鎮而名之也。

十八、聽宮之後有突肉高起。

是爲命門。

內屬大腎之正系。

醫家則爲頰車穴。

又爲聽宮穴。

餘考此部。

爲後天之正脈。

即人之氣味頭緒。

資生於腎也。

故數學起推以坎卦。

天終身水故也。

餘考命門不起者。

必死於十二歲以前。

萬能幹過童年而成立。

古人謂三十而立。

如命門稍起者。

必死於三十六歲以前。

萬能幹過眼運。

凡享壽能至六十以上。

或享大壽。

其命門必高起長突。

高過耳欄也。

餘屢試之皆不妄。

故命門現黑滯如濕地之灰者。

雖不病之人。

亦主暴病而死。

久病者。

則爲死期至。

蓋腎氣已絕故也。

此地有動脈可診。

其脈停而不動。

其人不死。

蓋腎脈已盡故也。

其內下陷者不死。

蓋腎竅閉塞。

腎絡脫絕故也。

如有紅赤滑膩各色。

則爲流連之病厄。

關於腎火上浮。

腎水上泛。

腎脈盈餘。

腎絡凝滯之等類。

如有青而浮光。

主有憂慮不遂。

情欲相思之疾厄。

如有黃紫明潤之氣色。

則身體強壯。

精神充足。

而無病苦也。

今依原名命門。

即性命關鍵之義也。

十九、耳珠原名耳輪。

又號智珠。

內屬腎絡連脊之連帶系。

即醫書之由大椎而下。

爲第十四節背脊之陽關穴。

君相二火之出脈是也。

其地以大而圓厚如珠者爲佳。

主聰明而智慧。

慈良而厚祿。

以圓珠者爲貴。

以貼肉者爲富。

其地如急促薄小。

皆爲初年不吉。

愚拙而少祿也。

此地如有紋突破。

主刑弟兄姊妹於十四歲以前。

如有黑病。

主聰明異常。

但多水驚之災。

耳珠朝口者主貴。

而享百世之盛名。

甘羅與太公。

均有此格也。

其興旺之早遲。

則又以各部參考爲定論。

故麻衣有明珠朝海。

食祿萬鐘之句也。

故厚圓如珠者。

主多才善辯。

天姿英敏。

而有慧根。

衣祿豐足。

而爲貴裔。

圓墜而直下者。

主明敏而偏傲。

任性恃才。

薄削者。

愚而無記憶力。

方輪者。

誠厚而無機心。

如有赤黑慘黯之色。

均主沉疴宿疾。

如耳輪乾枯者。

其人將死。

腎系不通也。

其地以黃明紅活之色。

爲邪氣之強壯也。

原名耳輪。

今更名曰明珠。

即腎系之靈根關系。

而尊貴以名之也。

二十、人中原名溝洫之地。

通達四瀆之區。

是爲交通之官。

內屬胃腑之正系。

故醫學雲。

胃爲倉廩之官。

停聚之所。

承上通下之部位。

非人中別無重要部位相合。

餘考醫學。

有以蘭臺廷尉。

而屬胃絡。

又有以法則而屬胃絡。

此二者均不合法。

亦不合理。

按人之後天形質。

資生於胃土。

其頭緒亦發於胃腑也。

故人之將死。

其人中必延長。

或青黑黯滯之氣色也。

蓋後天胃土之脈氣已脫絕。

其人無救。

是爲鐵證也。

故其部位關系子女。

又關系壽數。

如其地深洫而長。

主多子女。

而有壽徵也。

如上窄下寬者。

先得女星成立。

然後得子星也。

如下窄上寬者。

主先得子星成立。

然後得女星也。

如有直紋主刑子。

如有橫紋主克女。

如有十字紋主刑克子女。

而孤絕也。

如人中平滿。

溝洫不通。

主刑子女。

如人中急促上掀。

主不壽而多是非。

其地以黃明紫潤。

爲胃氣強壯而無病苦。

如有青浮滑膩之氣色。

主氣痛病。

以及土不制水。

而上泛爲痰飲也。

男子則爲月經之痛疾。

崩帶之症瑕也。

如有赤紅之氣色。

主瘟熱之病。

如有黯暗枯慘之氣色。

主死亡之病。

胃氣絕脫。

而谷氣已盡也。

原名人中。

今更名曰寶倉。

即珍貴之倉廩而名之也。

廿一、口爲水星。

而有上下唇之別。

內屬丹田之正系。

亦屬丹田之連帶系。

而屬臍口之經過系也。

上唇則爲氣海之表面。

下唇則爲血海之表面。

餘考人有病疾。

每現於兩唇之上。

故女子有通稱氣海之說。

關乎人之真氣。

即天終身水之義。

每有氣弱上下不交。

呃逆上噎。

則其唇必慘黯不鮮也。

男子有通稱血海之說。

關乎其血輪。

即地六成之義也。

每有血弱凝滯疼痛。

疤塊症瑕。

則其唇必白枯不華而無生育。

及不壽也。

故女界短片胭脂塗唇。

蓋表示血輪充足無病。

而有生育也。

其地以厚勻闊收。

爲享用厚祿而貴名也。

如成口字形。

或角弓形。

或仰月形。

或一字形。

皆主大貴。

如薄尖不勻不收。

主安逸。

而衣食缺乏。

如兩角下反。

主兇危死亡也。

如上唇薄削有紋。

或曲痕。

主胃病之噎疾。

脹瞞之哽病。

下唇薄削有紋。

或曲痕。

主腎病之腰痛。

陽萎之痰飲。

以此二者考之。

則上屬胃之連帶。

上司腎之連帶。

而爲鐵證也。

醫家則有屬脾屬心之說。

皆不知依據何種之法也。

故以唇紅如塗昧者爲吉。

其人祿厚而有壽也。

原名水星。

今更名曰北海。

即以其地居北如海而名之也。

廿二、兩口角爲食祿二倉。

相法之原名也。

內屬大小腸之應證系。

左爲大腸之正部。

右爲小腸之正部。

其地屬水。

如長江之下流而入海。

餘考各部現黃明之氣皆吉。

獨兩口角有黃明之氣色不吉。

而反主沉疴之久病。

或主暫時之時疾。

如黃氣浮枯者。

其病災尤重也。

但於春夏秋三時。

雖病不危。

惟於冬令現黃氣浮枯。

其人必死亡。

按兩口角屬水。

冬令亦爲水令。

黃色屬土。

黃而浮枯。

則爲不正之土。

土能克水。

其克部位。

已爲不吉。

而病災矣。

又克時令。

故爲死亡之厄。

凡溫熱之病。

大小便閉塞。

兩口角必焦爛脫皮。

此爲大小腸之鐵證。

又口角有黑黯赤紅之氣色。

主疾厄腸癱。

及脫肛之例。

如無此病者。

主水上之驚災也。

此爲大小腸鐵證之二。

原名食祿二倉。

今從舊名命符也。

廿三、承漿在口之下。

有陷處生須之地。

內屬膀胱之經過系。

而男子則屬子宮之應證系。

按承者。

承上之義也。

漿者。

濁水之義也。

水之濁者。

當然沉下。

故爲膀胱之不宜矣。

凡女子則爲膀胱。

男子則爲子宮。

此地以豐平拱突爲吉。

主暮年有厚福。

子孫有興旺。

其部位接近地庫故也。

此地坑陷削薄。

則主暮年衣祿缺乏。

子孫往常。

如其紋痕平過。

則無水上之驚慌。

如其紋痕下反。

則需多水上之驚災。

餘考承漿無須之人。

則陽物之腎囊。

其毛必稀而柔。

一爲不樹。

此爲內屬膀胱之鐵證第一。

餘考人患花柳瘍痗等毒之病。

及魚口白濁之淋症。

其承漿必現赤黑之氣斑如朵雲。

或爲各色之雜花。

如朵雲。

此爲內屬膀胱之鐵證第二。

此地如有黃明紫潤之氣色。

則利船行。

而無水驚之災。

如有黑慘之氣色。

主船行落水而死亡。

或爲酒醉而暴死。

如有黯滯浮膩之氣色。

主水驚而不至危。

或爲船行之損失。

或爲邪行之疾厄。

或爲子女之災疾。

或爲子女之遺累。

又因其人才智現實。

而斷之可也。

原名承漿。

今更名曰生化關。

因其爲腎水膀胱之義。

而屬子女之部以名之也。

廿四、兩腮方突之處。

原名奴仆宮。

相學又名曰腮頤之部。

內屬谷道肛門之應證系。

爲奴仆下人之專部。

故前章有下府。

即下人之輔佐也。

爲各部之最下點。

此地以方突刁滑爲吉。

應得忠實之奴仆爲用。

如削陷而弱。

即得奸狡之奴仆。

以相欺詐也。

如有黃明紫潤之氣色。

主奴仆下人有功。

其操作失職。

如有青浮滑膩之氣色。

則主奴仆下人。

不忠不動。

而不可用也。

如有紅赤躁絳之氣色。

主奴仆官訟是非。

輕者主脫肛便血之疾。

如有黑黯慘色。

主奴仆橫禍兇死。

以及奴仆拐騙私逃走失。

或死牛馬六畜之例。

餘考患花柳病之最重者。

腮骨先陷。

鼻梁後斷。

此爲谷道之鐵證。

於醫學相學。

均有補益。

茲特錄之。

原名奴仆宮。

今更名曰濁關。

以其部位最低下而名之也。

看相算命曰:上列二十四部位。

系看相高師歷年經歷。

又經多書考證。

以及現實應驗不妄。

方選取錄之。

按此二十四部。

有從古人之晝選出。

而加註明者。

有出新學之書摘錄。

而講究以證明者。

故分其合理之總系。

或爲連帶系。

又分其兩經之應系。

或爲經過系。

其中有利害關系。

同氣相應。

異脈相通。

是爲分經別絡之重要點。

故醫家第一註重望字。

次則註重聞字。

蓋望其氣色。

如其病之輕重。

察其部位。

如其病之臟俯。

於相學固爲合理之要法。

於醫學。

亦不無小補也。

其部位之稱號。

與古部位不同者十之七。

有合古部位者十之三。

非敢綿薄後人。

蓋晝在求現實應征。

不在踏實外表。

以合其意義。

而更改之耳。

【本文由指迷居士發表於2018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