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風水謎局:北京、南京、西安,三大古都竟形成巨大的等邊三角形!。《圖+文》

想到這個題目,是很偶然的一個契機。

家裡有一大堆故舊老書,老爺子的老爺子留下來的,用一個大紙箱裝著,整整齊齊的碼著,各種門類都有。

閑來無事,想要趁著假期,好好曬曬這些書,無論價值高低,這都是老輩人留下的念想。

但是,就象小說那麼湊巧,在搬動的過程中,一本書裡掉下來幾張地圖。

每張地圖上,都有一些圖形,其中一張,在幾個點間,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也就是正三角形。

仔細一看,略略一驚,這三個點,正是京師,京都和西安府。

如果沒有錯,京師應該是北京,京都是南京,而西安府應該就是現今的西安市。

這三座古都,竟然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等邊三角形?

查了一下地圖:

北京到南京 大概950公裡

南京到西安 大概950公裡

西安到北京 大概950公裡

心裡一驚,難道,真的有這麼巧嗎?

三大古都,為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等邊三角形?

如果我們有三個點,想要讓這三個點關系最穩固的話,當然是讓它們以等邊三角形呈現。

所以,自古以來,作為家國天下象征的重要禮器—-大鼎,也同樣是用等邊三角形的方式三足鼎立,以求穩固。

其實,在風水上來看,也同樣有類似的講究,比如說,雄安新區與北京,天津

我們再往下細看:雄安新區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雄縣,安新縣,容城縣,同樣是近似於等邊三角形。

大等邊三角形中套著小等邊三角形,其實也類似於大太極中套著小太極,為的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麼一來,在這個大局之中,天地之間陰陽能量的呼應和交換,將會更為流暢而平順。

所以,我們不妨再把格局放大一些來看:

五朝古都北京《遼、金、元、明、清》

八朝古都南京《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朝》

十三朝古都西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朝》

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朝代,大部分都定都於這三個位於等邊三角形端點的三個古城,這究竟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玄竅?

首先,當然是從戰略意義上考慮。

攻打中心城市,繼而以其為基地,攻打占據其他地域,是千年歷史上多位改朝換代者的首發。

以北京,西安和南京來說,基本上都是先占據北京,西安,南京的其中一城,然後再向另外兩地進發攻打,實現目標後,再安定民心,統一全國。

草原經濟帶的核心北京

黃河經濟帶的核心西安

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南京

這三個古城,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三角形區域,三角形圍起來的大片中原和江南富庶區域《包括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山東和江蘇部分地區》,無論是從交通運輸,戰略地勢,還是錢財資糧,人口資源來說,都是歷朝歷代的戰略要地,隻有占領了這片廣袤區域,才有實現家國天下的可能。

所以,這三個點,無論最終選擇哪個古城來定都,都能在鞏固第一點的基礎上,逐步夯實第二點和第三點。

抓住了城鄉人口,土地和糧食供給,以及各種自然資源,自然就抓住了天下命脈,從而逐步實現整個大局的均衡穩定。

其次,從龍脈的走向來看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中華古龍脈走勢圖

按照清康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的說法,中華三大幹龍指的是中華三大龍脈之說,即艮龍發脈、震龍發脈、巽龍發脈。

這三大龍脈皆起自古稱『萬龍之祖』的昆侖山,又被稱『三龍』,北龍,中龍,南龍。

鴨綠江與黃河之間所夾的『北幹龍』,龍脈盡於黃海。

此處抵達北京。

黃河與長江之間所夾的『中幹龍』,龍脈盡於東海;此處可抵達西安。

長江與南海之間所夾的『南幹龍』,龍脈盡於南海;此處可抵達南京。

從這張復制的圖,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晰一些

這三大幹龍發自西北,走向東南,形成了中國地勢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基本地形,『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並在地氣最為深厚之處,結成三大古都城集群,也就是北京,南京,西安。

我們可以舉個栗子,明代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他在封筆之作《溯江紀源》中寫到,

『龍與江同發於昆侖,

屹為江海鎖鑰,以奠金陵,

擁護留都千載不拔之基以此』

譯文:龍脈與長江共同發源於昆侖山,來到此處,龍脈盤踞,在江河入海處屹然鎖定地勢,並奠定了金陵的基業,留都千載不敗的地位正是基於這一點。

也就是說,徐霞客認為,南京地勢方面的得天獨厚,選擇金陵《如今的南京》作為帝都的留都,呼應京城《北京》是很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三大古都作為歷朝歷代定鼎中原後的優先帝都選擇,在地脈理氣上看,肯定有著深厚考量。

但為什麼會是等邊三角形的存在呢?

我們再來看一次這張圖片,這三個古都,都是座落在兩條幹龍之間,能夠最大限度的聚集龍氣。

同時,龍氣依土而行,界水而止,所以,平衡各個方面的考慮,這三個地方,地脈之氣最為濃厚深長,同時也是最現實的選擇。

在最後落子之後,三大古都,正是近似於等邊三角形。

到這裡,對於某些巨大工程的存在,諸如長城,會有另一個角度的領悟解讀吧。

從天星應合來看

地脈既然成為三大古都的定都選擇理由,那我們也可以到天空去找找,有沒有其他的答案。

星局既懸象於天,必顯列形勢於地,古人在《地理人子須知》中論述說到帝都必定合於天空中的星垣定位:

夫帝都者,天子之京畿,萬方之樞會…天下至尊之地也。

地理之大,莫先於此…必上合天星垣局,下鐘正龍王氣,然後可建立焉。

譯文:帝都,是天子的國都,所有方向的樞紐重地,天下至為尊貴的地方,從地理上看,沒有比帝都更為貴重優先的地方了。

帝都肯定需要上合天空中的天星垣局,下得真正的龍脈王氣,然後方可建立。

那麼,我們來看看是否如此:

我們的祖先將漫天星鬥,劃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首先,將黃道、赤道附近的星空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即二十八星宿,遍佈天球,劃定了北中天的大致范圍。

朱熹曾在『朱子語類』中說過,『天無體,隻二十八宿便是天體』雖然未必認同此話,但由此可見二十八星宿的重要性。

除了二十八星宿之外,在北極中天位置,從漢代起,就被稱為三垣,『三垣』是指『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以下是關於三垣的簡要介紹。

紫微垣位於北天中央,『眾星共之』,被天文星官比作地上的人君宮室,大內禁地。

『天子之大內也,帝常居焉』。

太微星垣,則是三光之庭,天帝召見群臣之室也,也就是說,天子與群臣共商國事的地方,當然也是樞機要地。

天市垣,天帝資財之府也。

簡單來說,也就是財庫,國庫之地,同時也是貿易流通之地。

簡而言之,一個帝都,最重要的『天子,群臣,資財』,都被這三垣而涵蓋,至於二十八星宿,則象征著天下各郡縣州府,也就是『象天設都』的思想。

但是,這三垣真是如此簡單嗎?

或許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是一個帝都的完整組成之象征沒錯,但是,這個相對的小太極之外,是否還有大太極呢?

我們來看這張圖

等邊三角形,又出現了。

或許下面這張變換了角度的圖,會更清晰一些

正所謂,在天成像,在地成形。

象天而設都,也是有此天象依據。

天地之氣聚集的鐘靈毓秀之地,不隻一處。

定都之地,自然也是不隻一處。

所以北京,西安,南京,都被歷朝皇帝和身邊的謀臣而看重。

等邊三角形為何這麼重要,其實,我們知道,無論在哪一個點定都,其實歷代的統治者,都不會疏忽其他兩個大點的統治與管轄,一方面當然是『一點都不能少』,另一方面,也是均衡穩固天下局面的考慮。

所以,下面會簡單談一下,為何正三角形那麼好呢?

等邊三角形,為什麼對於鞏固天下大勢那麼重要?

從人的命盤格局來看,最有名的西方占星富貴格局就是—-大三角。

所謂大三角格局,是指星盤中有三顆行星互相成120度調和相位,從而在圓形命盤裡就會出現正三角形的圖案,也就是大三角格局。

這種等邊三角格局最大的好處是把調和相位的優點發揮到極致,造成命盤主超強勢的人格與能力,因此盤主往往會有非常傑出的表現,就以吉相位來說,這是第一等級的富貴格局!

那麼,在於風水來說,是否也是如此呢?

也是的!

比如唐代的風水大師楊筠松先生,其三合風水中的坤壬乙、艮丙辛之類,就是羅盤二十四山的三合關系。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這種正三角形的三合關系,能夠最大化的調動地脈靈氣和陰陽能量,三點之間,相互倚重,守望相助,可以穩定的發福催運,自然是相當不錯的格局。

《這裡隻是最簡化的版本,實際風水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不可執泥要求風水師做成類似格局,須知一人一個命造,一地一個風水》

甚至連我們道家的符咒,在一切作法就緒之後,裝入符袋前,也需要折成三角形,封閉和鞏固靈氣。

我們再來看看國外,

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埃及金字塔,雖然是四面體,但是每一面,都是正三角形。

瑪雅文化遺跡

太陽金字塔是古印第安人祭祀太陽神的地方,呈梯形,坐東朝西,而且也正好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塔的四面,也都是呈等邊三角形,底邊與塔高之比,恰好也等於圓周與半徑之比。

由此可見,等邊三角形,可以在事物間搭建更穩固,更通暢的能量交換渠道,所以,無論古今中外,在很多重要場合,都可以看到這個形陣的出現。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我們的三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之所以正好處於一個巨型等邊三角形的三個端點,其實也更好理解了。

天地之間的陰陽能量呼應和靈氣交換,自亙古以來就有,在最遙遠的未來,也一定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