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風水者的福音,以最簡單的方式解析《撼龍經-統論篇》(一)。《圖+文》

《撼龍經》以論形巒為主,巒頭是學風水者之本,在風水各派中,理氣部分相差甚大,但巒頭部分基本原則相同,不論風水師到達什麼層次,《撼龍經》都是值得一讀再讀的著作。

原文

須彌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

白話:『須彌山』是支撐天地的骨幹,是居中鎮擎天地的龐然大物。

解析:風水學是超然於宗教之外的,但有時也會與宗教學說有所交集。

須彌山是本佛學的一個用詞,有人就會費解了,一個虛幻的須彌山,怎麼會成為天地的骨幹,天下祖山呢?

有人認為這裡指的須彌山不是佛教所說的山,而應該是昆侖山。

《下圖為佛教小世界圖》

原文

如人背脊如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白話:就似人的脊梁,生出四肢向各方發展。

註解:這裡是原文中第一次出現『龍』字,大地潛藏的能量、生氣在地表定然有所體現,其形態以『龍』字體現再貼切不過。

能寫出這種字的人,除了具備千山獨行的魄力,還需要有宏大的空間想象力,古時不像現在可以從天上的角度去俯瞰大地。

古時去印證書中所說,隻能用腳一步一步去度量大地,體會一切,去成就這門學問。

真的很艱難,很偉大。

《下圖為山脈的衛星圖,因為有白雪的映襯,動態更為明顯》

原文

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東西為四派。

白話:四條龍分出四個世界,南北東西為四個分支。

註解:楊公是唐朝人,他對龍形的認知應是身段近似獸形,不太似蛇《下圖》。

原文

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韓隔杳冥。

白話:西北山脈數萬裡,東方進入三韓境地。

註解:唐代強盛時期的疆域,當時國土的疆域普通人根本無法以腳板度量。

而經中所指出的兩組龍形的走向,西北一隻提到崆峒。

《爾雅》雲:『北戴鬥極為崆峒』所以崆峒應指北鬥星之下的一大片地方,是一個區域。

歷史上也有很多山脈以崆峒命名,所以我認為經中崆峒是泛指西北區域。

而在古代朝鮮半島的南部,有三個小部落,合稱為三韓。

而唐代的朝鮮半島已經進入他們的後『三國時期』。

經中指出,向東一組龍往三韓推進,三韓雖然不大,但後面的『杳冥』二字則指更大的地區《下圖為唐朝強盛時期的疆域》

今天就說到這裡吧,今後會分幾篇文章,慢慢為大家詳細解讀《撼龍經》,此書可以說是風水學的聖典之一,學風者必讀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