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字最著名的大師,按輩份取名字要看八字嗎。《圖+文》

取名字一定要按輩分嗎,改名字最著名的大師,按輩份取名字要看八字嗎

取名字一定要按輩分嗎,按輩份取名字要看八字嗎,中國最著名的起名專家,謝詠老師姓名學談,取名不按字輩取可以嗎?

過去農村每個家族都是有字輩的,這些字輩像詩歌一樣排列,讀起來朗朗上口,連起來像詩歌一樣有特別的含義,原來是這樣,現在仍然是這樣。

小寶寶出生之後起名字,有的直接按家族輩分裡的字派起名,同一字派的男孩兒,中間的那個字都是一樣,隻是最後一個字不同,這叫大名。

有的不按字派起名,但是結婚的時候一定會起大名,就是按家族的字派起名,而且會用大名的兩個字作為首字寫結婚對聯,貼在堂屋,這叫號對,近現代這種情況比較多,我們大多是這樣,包括我;這個大名一般在生活中用不到,因為所有證件都是以身份證上的名字為準,身份證肯定是成年以後就要辦的。

結婚時候起的大名,成為一種形式上的存在,隻在結婚時用一下,所以時間一長,有些人連自己的大名都會忘記。

但是也有一些家族或家庭,把家族觀念看得比較重,孩子出生直接起大名,使用一生;如果這個家族大,那麼族裡男孩的名字就很相近,第一個是姓,肯定是一樣的,第二個是字派,也是一樣的,隻有最後一個字是不同的。

《1》謝詠老師談:什麼是按輩分取名

輩分是某一姓氏,為了本族人員長幼有序,輩分分明,避免混亂,就從某宗祖開始,以下每一代用一個字來表示。

例如,在司姓中一支,已知鼻祖宋朝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生,其後裔在清朝康熙四十二《公元1703》年第一次修宗譜時,從十八世時起,每代一字,稱為派:

尚國大迋,以應熙朝,立紹世業,開繼光昭,禮全德裕,治良文超,乾坤保合,祥發泰交

第十八代為尚字,十九代為國字……,至目前已是到三十二代,為光字,三十三代為昭字 。

在一九九0年修譜時又增加16字:

溫恭儉讓,蘭桂登高,謹遵宗訓,信啟英豪

問某某人是什麼派,就是這人的輩份相對的某一字。

越往上,輩分越大,派越大。

越往下,輩分越小,派就越小。

以平均25歲一代一字,下面還有32字可用,也就是能用32代,可用800年左右,可以用到公元2800年以後。

到那時又可以續增字派。

按輩分起名,就是自己的輩分是那一個字,就以這字再選一字,就是名字了。

如上例中三十二代是光字,那名字就可以叫光耀、光輝、光明等等等等之類,其他亦然。

過去農村人文化不高,對名字的內涵沒有什麼講究,依著派字起個名字,很簡單,同姓人一叫名字就知是祖輩、父輩、平輩、子輩、孫輩了。

即使父母起的名字不是按輩分起的,族內續修宗譜時,也都會將每人取個派名的,一派人為一代,根據長幼順序從長房往末房進行有序排列。

這樣,同族人無論相處多遠,是否認識,年齡多大,碰在一起了,稱呼就不亂套了。

《2》謝詠老師談:為什麼現代不流行了

現在年輕的父母們,都是有文化的人,希望把自己孩子起一個好名字,既響亮,又有內涵,又不跟別人相同。

在字音上讀聽起來響亮好聽,字義有豐富的含義,深刻;字形好看,筆畫適中;新奇獨持,與眾不同。

現在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大人對孩子的希望,把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寓意於名字中。

如果以輩分取名,許多派字是不大好起名組字的,族內難免同名。

更難以表達年輕的父母們對孩子充滿的期望,難以表達年輕的父母們對孩子的未來充滿的夢想。

正如古語所說:『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

所以,現在的父母給孩子起名字,大都是凝聚著對孩子的殷切期望,寄托著對孩子的遠大抱負和理想,從小為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和志向,激發孩子奮發向上,努力進取,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然,那種按輩分取名字就不流行了。

《3》謝詠老師談:按輩份取名字要看八字嗎

謝詠老師建議,雖然中間字按輩份取名字了,但是最後一個還是可以結合生辰八字的喜用神取名字的!

用神是什麼?

謝老師首先來給朋友們普及一下什麼是生辰八字裡面的『用神』!

八字裡面的『用神』的這個『神』,在這裡並不是『牛鬼蛇神』的神,也不是『神仙』的神,而是八字五行賦予給人思想之中的一股『精氣神』,一股強烈的『信念』或者『念力』;一個人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如果一個人沒有一股子強烈的信念那基本上是很那成就一番事業的,所以這個『用神』就至關重要;

謝詠老師也曾經多次說過,用神是一個命格的『精氣神』和『靈魂』所在,所以謝老師起名是立足於命格核心的五行『用神』來起名者的,這也是當前所有的起名方法中,最權威的起名方法;

因為『喜用神』不但是八字命格的『精氣神』所在,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靈魂動力』所在,更是我們人生耐以成功的『機遇舞臺』,所在謝詠老師引用命格的『用神』來取名字;一旦起名成功,則姓名就相當於是你新的『源動力』,或者新的『精氣神+靈魂』所在,用姓名來做用神人為的補充命格的不足和缺陷,也正是『用神起名』的精髓所在,對人生的幫助也是最強最善的!

換句話說,『用神』也就相當於是一個命格的『靈魂』,一個命格的『精氣神』;

《4》網友說:取名字一定要按輩分嗎,把日子過好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話題比較有趣了,在我們村裡,除了曾姓外,確實其它姓氏最近10年開始都沒有嚴格按照輩分取名字了。

現在就更隨意了,按照輩分的不多。

我姓王,在我們村是第一大姓。

原來我們的傳統是兩字、三字按輩分交替,同輩分的三字名,第二個字相同。

比如說我爺爺那輩是王+字,我爸爸那輩就是王+洪+字,到了我們這輩又是王+字。

第一個出現不執行這個規定的就是從我們這輩開始,至於原因,我覺得是兩方面。

第一:確實沒辦法起名字了。

因為我們這一輩和爺爺輩,以及祖宗輩都是王+字,前面已經有了過百個字被用過了,實在想不出來新鮮又有好意頭的名字了啊。

我印象特別深,第一個破律的堂叔憋了兩個月也沒給他出生的兒子起好名字。

實在沒辦法了,來我家和我爸稟告請求給孩子起四個字的名字《我爸是他們這輩的老大,按照傳統也就是家族的話事人之首》。

我爸也沒辦法,隻好答應他可以自由取名,從他以後,大家就隨意了,基本上都是取四個字名字。

第二:家族觀念淡泊了,也沒有原來那種有大威望的族老約束。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

宗族觀念逐漸淡泊了許多,大家都是更加自我的追求過好日子。

也沒有了幾十年前那種傳統的家族族老,要管理家族很多事務的約束。

自然就大家放松了對起名字的嚴格執行了。

比如我也是這個輩分的老大,為了方便別人起名字,我給兒女起的是王+梓+字,應該說王梓+字比較容易起名字才對。

但是現在我們下一輩應該有十個左右的孩子,大概5個隨著我們起,剩下一半自由發揮。

最搞笑的是還有人起王+子+字呢。

人家喜歡就可以了,我雖然是這輩的老大,可不敢約束人家起名字。

其實無論是原來的按照輩分起名字,還是現在的自由發揮,都是特定時期內的產物,符合當時的流行傳統,沒必要過於在意。

把日子過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