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落幕2年後,湖南衛視攜手TVB做了一檔新的音樂綜藝。
與眾不同的是,這檔節目主打——致敬港樂。
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16位歌手,將在這裡改編經典旋律,賦予港樂新風采。
鑒於龐大的明星陣容,節目剛上線,扒姐就去看了。
在將近1個半小時的時間裡,情懷如波濤洶湧般襲來,幾次忍不住想揮臂合唱。
感動之外,扒姐還從歌壇新生的嗓音裡,聽到了Z世代的審美變化與青春宣言。
這檔節目,確實呈現了港樂的不同面相——
《聲生不息》。
這檔節目,最先吸引扒姐的點,就是歌手陣容。
集結了幾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香港歌手。
比如,80年代大爆的林子祥、葉倩文。
風靡90年代的李玟、李克勤、楊千嬅、林曉峰。
以及,Z世代一鳴驚人的炎明熹與增比特。
除了這6位之外,還有來自內地的李健、周筆暢、劉惜君、單依純、毛不易、馬賽克樂隊、魔動閃霸、安崎一起開唱。
除了陣容吸睛之外,這檔節目的賽制也很有意思。
它是檔,既傳統又不傳統的歌唱競演類綜藝。
說它傳統是因為,它的本質是比賽。
16位歌手分為男女兩隊,通過6輪競演,與觀眾共創一張『聲生不息』的港樂時代唱片。
說它不傳統是因為,雖然要比勝負,但節目並沒有刻意渲染賽制的殘酷性。
相反,它更加輕松、靈動。
比如,以往的競演類綜藝,總會在『出場順序』『歌曲選擇』『歌手投票』等環節上,使勁賣弄懸念,制造緊張氣氛。
而《聲生不息》就非常隨性,拿出場順序來說,誰想先出場,舉手就行。
到了正式的比賽環節,歌手們也比較自如,不會把輸贏看得太重。
實在需要構思作戰策略,就從雙方的優勢出發,沒有把得失心放在首位。
比如,男隊的歌唱策略,是擺出男生瀟灑、活潑的氣勢。
女隊的策略,則是展示細膩、溫情、娓娓道來的情感。
歌手們唱的放松,觀眾看起來也舒服。
從首期節目的整體效果來看,這不是一檔讓歌手處於高壓狀態,拼了命飆高音、唱花腔的歌唱綜藝。
它可以讓你窩在沙發上,舒服地合唱。
看到好玩的環節,可以放聲大笑;情到濃時,也可以盡情流下感動的淚水。
【2】
歌手集結後,唱什麼成了最重要的內容。
節目起初,就公佈了接下來要比賽的歌單。
雖然,歌曲按照經典與新穎,分為兩大類。
但80%的演唱,還是以致敬經典港樂為主。
也就是說,首期節目的重點,是『情懷回憶』。
那麼,他們都唱了些什麼內容呢?
扒姐按照歌手們的表現,分為這幾類來說。
第一類,是林子祥和葉倩文為代表,二人唱的是巨星風采。
眾所周知,這對夫妻在港圈巔峰期內,大紅大紫。
出道幾十年,幾乎拿遍了大大小小的獎項。
那個年代的港星,有個特點。
他們往往歌影雙棲,但無論是唱歌還是演戲,都有極強的個人風采。
對當時貧瘠的內娛而言,他們就是時代巨星。
林子祥這次唱的是武俠組曲《耀出千分光》,葉倩文帶來了她的代表作《祝福》。
他們的演唱無法單一從聲樂來分析,因為那是綜合了聲音辨識度、強烈風格以及與港片OST相呼應的質感。
如果用電影來形容的話。
林子祥唱的是徐克武俠宇宙裡,大漠孤煙的豪情壯志。
葉倩文唱的是許鞍華文藝片裡,春風化雨的時代溫存。
他們的必殺技不是高音,而是『味道』,這已經超出了一般歌手的演唱范圍。
尤其是,當林子祥唱到《做個好漢子》時,其他候場歌手的臉上寫滿了『崇拜、熱血與感動』,他們都不由自主的對港樂時代致敬。
第二類演唱內容,以楊千嬅、李玟、周筆暢、劉惜君、毛不易為代表。
他們唱的是,港樂從九零年到千禧年之後的細膩情感。
情歌方面,多以都市男女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為主。
比如,劉惜君選了王菲的《執迷不悔》,唱出了愛情裡的執著與義無反顧。
除了情歌以外,楊千嬅還帶來了一首《無條件》。
這首翻唱自陳奕迅的歌,要表達的是人類與動物之間無條件的依賴與陪伴。
通過這兩首歌,足以窺見港樂對於情感世界的觀察與捕捉,是多麼細致入微。
這也是港樂的一大特點。
第三類演唱內容,以單依純、炎明熹、增比特為代表,他們唱出了Z世代的審美態度。
這代歌手,音色、語感優秀、技能強悍。
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吸收了大量來自R&B、Soul、電子、說唱等不同時髦音樂的養分。
而且,他們在演唱港樂的時候,會習慣融入更多新鮮律動。
比如,單依純唱了首王菲的《愛與痛的邊緣》,用氣聲、滑音和強混技術讓歌曲聽起來更靈動,更符合當下審美。
炎明熹更是一個技巧達人。
她演唱的《蜚蜚》,用氣若遊絲的真假轉換,以及有點類似碧梨的斷句方式,構建出少女對愛情從想象到幻滅的過程。
三代不同風格、類型的歌手,撐起了這檔節目豐富的演唱內容,增加了它的看點和厚度。
其他歌手,如李健、李克勤、林曉峰的表演,也帶有強烈的時代色彩。
但礙於篇幅原因,今天暫不展開,以後有機會再細說。
【3】
如果隻是歌手比賽的話,還不能稱它是傳承港樂的綜藝。
《聲生不息》在比賽中間,還會請一些香港的詞曲創作者,來講解港樂的文化背景。
在林子祥唱完武俠組曲後。
節目就請香港知名作曲人雷頌德、趙增熹,來講解港樂裡的武俠時代。
比如,顧嘉輝突破性的把電子音樂,放在武俠片的背景裡。
以及,黃霑創作《滄海一聲笑》的靈感,是在五音階的基礎上,顛覆傳統的創作習慣。
正是因為這些音樂人的先鋒精神,創作出了無數經典,牢牢印在觀眾的心裡。
歌手在唱歌之外,也承擔了講解港樂的功能。
比如,在李玟唱歌之前,就跟觀眾仔細解釋,為何粵語歌難唱?
因為粵語發聲有9個調。
而且,普通話有39個韻母,粵語有56個韻母。
所以,港樂會特別要求咬字、發音的準確度。
如果發音不準,可能意思就會有偏差。
從這點來看,粵語歌其實一直在堅持自己的語言特色和發聲習慣。
所以,節目組把港樂稱為『老國貨』,肯定其傳承文化記憶的特點。
這些內容也可以證明,節目組不止是想做一檔歌唱競演節目。
而是想從文化根源的角度,在新時代環境下追溯港樂的發展歷史,探尋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
當然了,以上隻是扒姐對首期表演的印象。
接下來的表演,是否能堅持用高質量的內容,去重現港樂盛世的風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