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行說。

關於『五行之說』的源起,大多數人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星占學興起之時。

其實不然,五行之說不的起源最早應起源於古代氏族的原始崇拜和古老的巫術祭祀等活動。

本文不論『五行』之源起,而想從『五行』之說解構『人生』,探討人與五行之間的關系。

五行圖

言如『金』

在大家眼裡,言語是最『廉價易得』的,為什麼說要『言如金』呢?

金的本意是『貴金屬』,這裡引申一下意為『慎重』。

古人有『惜字如金』之說,並不是說讓人『少說話』,而是教人們說話時要『謹言慎行』。

古往今來有太多的禍事都是源自『出言不遜』。

因此,聖人教導我們,『言多必失』,須三思而後語。

一個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非常重視自己『言論』的,而整日誇誇其談,滿口胡謅的人往往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

因此『言語』如同一塊『試金石』,聽其言就很容易知道其人到底如何了。

金玉良言

行似『木』

行為處事,重在『有節』。

而『木』的特質即:順勢而為,有理有節。

很多人在為人處事上崇尚『因勢利導』,『因應變通』的處事哲學。

其實這是一種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

行似木,講求的是一個人在為人處事的時候,首先要有自己穩定的價值判斷,然後才能在實際情況中『順勢而為』。

如果穩定價值觀都沒有,那麼這樣的人是沒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和穩定價值追求的,那麼成敗得失在他的心裡的地位自然就壓倒一切了。

這樣的人輸不起也贏不了,因為怕輸所以遇事猶豫不決,因為想贏總是突擊冒進,結局往往都是一敗塗地。

反觀那些有穩定價值觀的人,輸贏都會以平常心對待,也就很難贏時飄輸時喪了。

向上是唯一不變的信念

心智為『水』

這裡說的心智是指:心性、智趣。

這是一個人的精神內核。

而這一內核應如『水』,於無聲處影響自己的方方面面。

現實世界中,人們對於心智是否存在差異存在著激烈的討論。

其實,個人覺得,其質如水,沒有本質區別。

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會體現在側重點的差異上。

例如一個匠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他的人生軌跡往往會跟某種『技藝』相關聯。

一個高幹家庭的子女則對人情世故的把控深有體會。

這是生活環境的不同導致的心智偏差,並不是本質上存在差別。

因此,就心智而已,順應環境,保持一種平常心態,這樣生活才會還原出它原本的模樣,自己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

過分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往往形同『緣木求魚』,到頭來隻能空歡喜一場。

因此,心智不容許有雜念的,如老子所倡導的『無爭』才是最佳狀態。

淡然處之

欲望是『火』

欲望是什麼?

文雅的稱其為『理想』,狂野的謂其為『野心』。

那麼什麼是欲望呢?

簡言之,欲望即:渴望擁有。

人類發展的不竭動力就源自人類無窮無盡的『欲望』上。

人類的欲望是火,在燃燒著,躁動中不斷催動人類向前邁進。

可大家皆知『火乃兇物,控制不好會大禍臨頭』。

人的欲望何嘗不是呢?

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讓其野蠻生長,那麼膨脹的欲望最終會將自己吞噬的。

那麼我們就應畏懼『火』畏懼欲望嗎?

不然!火確實是兇物,然而人類學會用火使得文明躍升了一大步,說明這東西只要善加利用,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欲望亦是如此。

欲望之火熊熊燃燒,只要控制得當,就能為自己的努力提供不竭的動力。

欲望之火持續燃之,人類發展就有了持之以恒的方向。

因此,欲望是火,善加利用,會成為你人生之舟的不竭動力源泉的!

動力之源

歸宿為『土』

什麼是人的最終歸宿,很多人會說是死亡。

我要說那不夠唯物論。

人的最終歸宿是:土。

如《聖經》裡說的:起於塵土,歸於塵土。

我想說這不僅僅是人本身的歸宿,也是人精神世界的歸宿。

為什麼說精神世界的歸宿也是『土』?

我想說的是,土即回歸原點!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年,不管是物質上的追求還是精神上的探索,到頭來其實皆歸於『空』。

因此,在面對榮辱成敗得失的時候,我們應該以一種辯證法的方式加以對待。

畢竟成敗榮辱皆是一時的,最終歸宿其實相差無幾,所以面對得失時,想想這一切,會頃刻之間雲淡風輕,人生就沒有那麼多的『負重前行』了。

萬物之本

結語

很多人做不到如此通透,但可以努力向其靠近。

山高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也是一種很好的人生境界。

不少人認為『五行之說』乃讖緯之學,封建餘毒。

其實不然,其發軔於人類文明之初,綿延數千年而不絕,自然有其合理之處。

信者向往之,疑者或可『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之,隻是希冀有助於人的現實生活,也未償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