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易 | 易經的本來面目。

替古言立左道,

為今人開旁門。

——少陽

我們在上一篇 玩易 | 易經是個大籮筐,什麼都往裡裝 裡面說了《易經》包羅萬象,什麼東西都可以用易經來解釋。

那麼《易經》本來的含義是什麼?

《易經》的本意是什麼?

我們平時在電視上看到每個易學大家講《易經》,或者是看一些有關《易經》的書籍,就會發現一個問題——

每個人對《易經》的解釋幾乎都不太一樣。

這是為什麼呢?

01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小學語文課有一篇文章,叫《畫楊桃》。

原文是這樣的——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麼?

“像五角星!”

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半晌,他又問道:”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麼?

“好-笑!”有幾個同學搶著答道,同時發出嘻嘻的笑聲。

於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後和顏悅色地說:”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

“因此,當我們看見別的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

02

這裡面寫的是一個同學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結果被同學嘲笑。

其實,這裡面大有道理。

我們很容易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楊桃,那是我們站在了一定的高度去看它。

楊桃相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容易認知的。

但是《易經》這個大楊桃實在太大了,我們無法窺視它的全貌。

我們就像是《畫楊桃》裡面的每位小學生,不能全面地認知《易經》這個楊桃。

03

現在,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每個人對《易經》的解釋,幾乎都不太一樣。

因為他們看待的事物的角度不一樣,所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相同。

西方有句名言——

『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每個人看《哈姆雷特》這本書,都有不同的感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見解。

同樣,每一個研究《易經》的人,都在按照自我的角度和感覺,去嘗試解構易經。

這就是見仁見智。

所以,我們平時在討論《易經》乃至各種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有比較寬廣的包容性。

我們不要急著去否認他人,或許他說得都對,或許他所看到的就是我的盲點。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