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觀—不是每一個觀點,都可以叫元觀。
關於易學的基本意義:
首先,易學的鬼神問題在中國道教傳統中持續發揮,基本上已脫離易學傳統。
當然,道教的發揮也未必是傳承自《周易》的傳統,且《周易》在經傳合出之後的易學史觀中,也早已脫離了原始占卜的鬼神信仰,而為理性哲學的作品。
但因易經本為占卜之書,因此已預設問告鬼神,但《周易》經文也說,君子以神道設教,亦即假藉問告鬼神以行教化之寶,因此鬼神的存在未獲絕對的肯定,但教化的目的卻昭然明白。
後人以為,無論是否有鬼神,但預設了天人感通以行問告占筮之事仍是屬實,那麼,究竟此一感通之中是誰和誰在感通呢?
這就另待研究了。
這個研究還可以在當代繼續進行下去。
總之,鬼神預設或天人感應之此一事實,仍應為易學思想的形上預設,故仍需強調其有鬼神問題的知識面向。
其次,易經教化問題為儒家傳統所繼承與發揮,表現在《易傳》的著作中,尤其是《彖傳》、《大象傳》、《小象傳》的卦爻辭解釋系統,而為孔門的儒者不斷地繼承發揮之。
當然,在道家《老子》著作裡的謙虛守弱之道,也是教化的智慧,也是源自《易經》經文的教化智慧而由老學發揮的,並不是隻有儒家理論在發揮而已。
易學教化思維應是儒道共同的源流。
之二,儒家形上學觀點問題,這就是在整個中國易學史及自然哲學傳統中不斷發展,基本上就是藉由易學知識的體系建構,而有了一套套解釋各種自然人文事務的世界觀系統,而有了各種各套的形上學問題的理論意義在。
有儒家的道德形上學,有道家的自然上學,還有道教的神學行上學等等,當然還有自然科學的世界觀,它們都或多或少地與易學結合而創造自己的形上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