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和諧智慧。

《易經》說: 『保合大和,乃利貞』,就是說隻有做到合和,才能萬國咸寧,才能國泰民安。

《易經》強調合和觀與社會和諧。

和諧思想是中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其最早發祥於《易經》,《易經》合和觀在中國思想文化中影響甚大。

北京故宮的三大主殿分別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名就是來自《易經》的『保合大和,乃利貞』,可見在封建時代的君主們就已經意識到合和思想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了。

中國自古強調禮治、德治重於法治,這也是合和思想的反映。

孔子強調『和為貴』,《易經》突出『保合大和』,都是一個目的: 希望構建國泰民安的和諧社會。

歷史上,大凡社會和諧則國泰民安,國家統一,人民安居樂業;反之,矛盾尖銳,兩極分化,必然導致戰爭,引起分裂,人民則苦不堪言。

『保合大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易經》說: 『保合大和,乃利貞』,就是說隻有做到合和,才能萬國咸寧,才能國泰民安。

那麼,《易經》的『保合大和』是什麼意思呢?

保合一詞按《易經》解釋是博大、包容,由部分集中為一個整體。

當然,《易經》強調的是中和之道: 包括天時、地利、人和。

三者中更重要的是人和。

戰國時期,趙惠文得了一件稀世珍寶–和氏璧,秦王強以五十座城池交換,趙王得知其實詐,卻不敢不換。

舍人藺相如自薦,攜璧赴秦,且不懼生死,大義責秦王,並舉璧欲撞柱,誓與璧共存亡。

秦王懾於藺相如的正義,隻好作罷。

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宰相。

老將廉頗居功不服,屢次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局為重,容忍謙讓。

廉頗終於悔悟,負荊請罪。

二人和好,將相和睦,共同輔國。

秦不敢侵趙,趙國得保平安。

(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