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子的區域劃分
現在的主流看法是:廚房主管財庫、女主人身體等。
客廳主管家人的事業運、家庭和睦。
臥室主管個人運勢、婚姻、桃花等。
所以如果居住的房屋,廚房、客廳、臥室全是開放空間,彼此界線不明,居住使用混在一起的話,意味著各個區域的運勢沒有格局界線,容易產生相互沖撞、拖累的情況。
太過通暢的房子,容易形成風煞,也容易陽氣過剩,會不利於居住地女性的身體和事業。
而反過來說,房中的客廳、臥室、廚房等太過於閉塞,則容易影響家庭和諧和男性的身體。
二:房子的采光和空氣流通
關於采光,有一個原則,寧可陽氣過剩,也不要陽氣不足。
空氣的流通可以維持『氣』的穩定和強旺。
也就是說,窗戶能夠大一點就盡量大一點,切忌采光不足。
如果實在是迫不得已,采光無法補足,那麼裝修的時候在光線不足的地方就要適當加強燈光方面。
就開窗來說,最好采用方形、上圓下方、圓形、六邊形等形狀。
忌諱三角形、五角星等有銳角的形狀,也忌諱平行四邊形等斜方向的窗戶。
有一種說法是現代的商品房大門已經較少敞開,反而是窗戶的敞開時間略多些。
古代以大門為進氣處,那商品房則應以窗戶為進氣口。
所以,我們不能忽視窗戶的重要性。
關於空氣的流通,房子要求至少要有兩面采光。
三面或者四面采光則更加有利於空氣的流通。
對於風水來說,『氣』的流通性越好,則人丁越興旺,人際關系也變好,遇到的貴人也會變多。
關於空氣的流通還有一個要說的就是,宅內的擺設不要太滿、太擁擠,否則不利於空氣的流通,也不利於『氣『的流通和更換。
宅內也不能擺設太少、太過空曠,這樣不利於『氣』的凝聚。
三:屋內的避兇要點
對於現代商品房,大部分風水師認同的觀點是,按順序依次要考量:大門、灶位、臥室、神位的位置。
大門為住宅的進氣之處,灶位為『生氣』之源,而臥室是『精氣』之位,神位則是一個靈魂的寄托處,可以看成是『氣』的散發點或者是『氣』的中心點。
一般情況下,門、灶和床的方向要按主人的八字或者出生年份來定位。
而神位的方向則以住宅主人的八字來定位。
按形派來說,大門要比房內其他門略大為好,不方便改大的話,建議比房中其他門略高為好。
而且,大門前要有一定的空間《前文中的『穴前需有餘』》。
灶盡量不要和衛生間連在一起,現在的商品房很多都是廚房和衛生間連在一起,其中忌諱的就是灶的前方是衛生間,還忌諱廚房的兩邊都是衛生間。
單側室衛生間的影響相對不大。
灶的門盡量不要和房門相對。
臥室來說,衛生間的門不要對床,臥室不宜太過通透,特別是夫妻之房。
床的位置上方不要有妨礙物《如大的吊燈等裝飾物、上層的這個位置是衛生間、水池等》,盡量避免開門就見到床頭。
床不宜靠窗邊,靠一墻或者靠兩墻皆可。
坐臥在床上最好不要正面見到窗戶、鏡子等。
神位方面,在神位的正前方最好是窗戶或者陽臺。
為得進氣。
忌諱在神位的前方有柱子、尖銳等物件,神位不宜太矮,高些為好。
以高過人頭頂的高度為宜。
神位周圍忌諱壁鐘、裝飾畫等幹擾。
神位的後面盡量避免是衛生間或者床頭。
四:屋內趨吉的技巧
1.聚氣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前文『水溶氣聚』這段分析?
這是我和別人比較不同的一點看法,我比較看重這點,氣的凝聚是非常關鍵的。
所以我們不能把房子分割成豆腐塊那樣,每塊都是差不多的大小。
一定得有一個氣的凝聚點。
也就是客廳要夠大,如果迫於條件客廳隻能一般大,也要把主人房擴大。
總之一套房子中必須有一個氣的中心點,這個中心點要比其他的房間大。
這樣則有利於『藏風聚氣』。
如果這個空間在住宅的中間或進門的地方則比較理想。
2.很多人的家中沒有設置神位,而現代人缺的其實就是精神方面的東西,往往物質充實而精神空虛者居多。
按風水的說法,神像不僅可以散發出有利於住宅的『氣』,而且神位還有利於居住人精神的塑造和充實。
很多人不喜歡在家中請神位,怕請神容易送神難,怕麻煩,這樣是不對的。
請一尊在精神上庇護你的神像,是很重要的,不僅能起到心理上的保護作用,還能對『小人』等不利的人造成心理壓力。
就算你是無神論者,家中的灶神還是必須要有的。
灶神
3.關於煞的極端用法
這個猶如八字中的『從格』,就是當對方達到一定力量的時候,我們就要順應他的煞氣。
而能用或者會用『化煞為用』的風水師是極少的,一般對『煞』都采取『制』或者『避』。
而這個『制』和八字中『制』的意思差不多,在『制』的過程中,往往有制不住起反作用的時候,其造成的不良後果會比原來沒制煞之前的後果更加嚴重。
所以八字中有『弱不受扶』、『強不能制』之說。
太弱者幹脆棄其不用,太強者一般不要去『制』,『泄』會更為合理和穩妥。
就我們選吉日的時候仍然有時候是『化煞《八殺》為用』的,隻是極少人敢用或者會用而已。
通俗點說,好比我們被強盜搶劫了,而我們無法獲得解脫的時候,我們幹脆跟隨強盜上山做強盜,等待有利時機再搖身一變,一樣可以功成名就。
綜上所述,化之可大吉,避之可保平安,制之乃險中求全。
化煞是趨吉之大手筆。
附文:曾國藩墓 八卦二十四山坑的精確斷法
曾國藩墓位於湖南嶽麓區坪塘街道桐溪村伏龍山,為晚清湘軍首領、兩江總督–曾國藩之墓。
清同治十一年(1872),曾國藩歸葬於此。
墓塚為三合泥拌碎石混合封堆,上鋪砌花崗石,呈半圓形,底徑5米,殘高2米。
塋地以花崗石墻圍護。
墓後立碑三通,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寬2米,刻楷書碑文”皇清太傅大學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歐陽夫人之墓”,計22字,附碑均為龍紋浮雕。
墓前有拜臺,祭坪約50平方米,東西各立石闕一個。
墓葬占地面積300平方米。
曾墓墓塚原系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澆而成,墓圍直徑約5米,花崗石圍,高2米。
塋地砌花崗石羅圍,並立碑三通,漢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刻楷書碑文”皇清太傅大學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歐陽夫人之墓”。
附碑均為龍紋浮雕。
墓前有拜臺和墓坪,拜臺約50平方米,經26級臺階下接一大墓坪約200平方米,墓坪上東西兩側各立石闕一個,分別刻有”曾太傅墓東闕”和”曾太傅墓西闕”。
左側石梯通道沿桐溪寺圍墻而下,接墓廬槽門與禦碑亭,通道兩旁有石馬、石獅、石虎及翁仲各一對。
距曾國藩墓約60米處立有”太傅大學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系大學士李鴻章撰、翰林黃自元書,大抵敘述曾國藩生平功績。
墓地正前有古銀杏、羅漢松各兩株,蓊鬱茂盛。
墓地附近之桐溪寺古稱興國寺,為唐代振朗禪師創建。
該寺掩映於綠樹叢中,建築宏偉,樓閣玲瓏,三道大門,寬敞明亮,為唐代名剎。
不久,寺毀,至宋復建,名曰伏龍庵。
寺周有八景:盤龍松、集賢橋、象王嶺、談經石、獅子峰、桂花井、金盆嶺、萬壽亭。
至明末,寺又毀。
清代,經天巖應適禪師募緣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後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清水秀、環境幽雅而得名。
鼎盛時期,桐溪寺有房100餘間,香火繚繞。
民國以後,寺廟日漸凋零。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人,現屬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曾國藩於嘉慶十六年(1811年)出生於湖南省雙峰縣井字鎮荷葉塘的一個豪門地主家庭兄妹九人。
曾國藩是中國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國藩,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1811年11月26日出生於湘鄉《今雙峰縣》荷葉鎮白玉堂。
1872年3月12日卒於南京兩江總督任上,終年61歲,朝廷追贈太傅,謚文正。
後其靈柩由南京運回湖南老家,是年選址淺葬於長沙南門外金盆嶺。
1874年12月13日,與夫人歐陽氏合葬於善化縣《今望城區》坪塘伏龍山。
曾國藩,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1811年11月26日出生於湘鄉《今雙峰縣》荷葉鎮白玉堂。
1872年3月12日卒於南京兩江總督任上,終年61歲,朝廷追贈太傅,謚文正。
後其靈柩由南京運回湖南老家,是年選址淺葬於長沙南門外金盆嶺。
1874年12月13日,與夫人歐陽氏合葬於善化縣《今望城區》坪塘伏龍山。
曾國藩離世後為何先是淺葬、兩年後又遷葬並最終與夫人歐陽氏合葬於善化縣坪塘伏龍山呢?
曾國藩年事漸高時,『葉落歸根』心願日漸濃厚,曾委囑其弟曾國荃在老家湘鄉曾家祖墳《曾祖父競希公墓地》周圍為其擇卜墓地,惜未得如意之地。
後又告訴曾國荃,可安葬於長沙近郊。
故1872年7月19日,曾國藩去世後,其弟曾國荃、兒曾紀澤決定曾國藩暫行淺葬於長沙南門外之金盆嶺。
之後,各方加緊了尋找墓地的步伐。
其時,曾國荃卸任湖北巡撫,長居鄉間,為兄覽得一名叫紫竹林的地方,位於湘鄉與湘潭交界之處名為銅梁大山,此山系曾家去省城的必經之地,兒曾紀澤也非常認可,已做開道迎柩之事。
後曾紀澤於此地掘出皆嫩石,日記中記有『穴間掘羅圍皆嫰石,餘親督一役掘穴心,視之亦皆嫰石,此地不可用矣』
最終放棄了將曾國藩葬於紫竹林的想法。
在清廷出資的情況下,延請風水大師多方尋訪,終於尋得曾國藩萬年吉地:伏龍山。
曾國藩墓今屬望城區坪塘鎮獅峰山村,東靠湘江,西依靳江,位居伏龍山山麓。
據說當年曾國藩靖港之戰慘敗後,到伏龍山上桐溪寺,與時任住持寶月大和尚言語相投,彼時已有意以桐溪寺所在地伏龍山作為歸葬之地。
因此,歸葬伏龍山,既有曾國藩本人之意願,又得風水之道,近距長沙城,便於後輩祭奠,這也是曾國藩夫婦最終合葬於坪塘鎮之伏龍山的主要原因。
曾國藩的安息之地曰伏龍山,觀其地形也是龍蛇之狀,前人均以『龍即是蛇,蛇即是龍』,曾國藩最終回歸『龍蛇』之地。
曾國藩去世後,曾國荃為其擇卜墓地經過 曾國藩,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1811年11月26日出生於湘鄉《今雙峰縣》荷葉鎮白玉堂。
1872年3月12日卒於南京兩江總督任上,終年61歲,朝廷追贈太傅,謚文正。
後其靈柩由南京運回湖南老家,是年選址淺葬於長沙南門外金盆嶺。
1874年12月13日,與夫人歐陽氏合葬於善化縣《今望城區》坪塘伏龍山。
曾國藩離世後為何先是淺葬、兩年後又遷葬並最終與夫人歐陽氏合葬於善化縣坪塘伏龍山呢?
曾國藩年事漸高時,『葉落歸根』心願日漸濃厚,曾委囑其弟曾國荃在老家湘鄉曾家祖墳《曾祖父競希公墓地》周圍為其擇卜墓地,惜未得如意之地。
後又告訴曾國荃,可安葬於長沙近郊。
故1872年7月19日,曾國藩去世後,其弟曾國荃、兒曾紀澤決定曾國藩暫行淺葬於長沙南門外之金盆嶺。
之後,各方加緊了尋找墓地的步伐。
其時,曾國荃卸任湖北巡撫,長居鄉間,為兄覽得一名叫紫竹林的地方,位於湘鄉與湘潭交界之處名為銅梁大山,此山系曾家去省城的必經之地,兒曾紀澤也非常認可,已做開道迎柩之事。
後曾紀澤於此地掘出皆嫩石,日記中記有『穴間掘羅圍皆嫰石,餘親督一役掘穴心,視之亦皆嫰石,此地不可用矣』
最終放棄了將曾國藩葬於紫竹林的想法。
在清廷出資的情況下,延請風水大師多方尋訪,終於尋得曾國藩萬年吉地:伏龍山。
曾國藩墓今屬望城區坪塘鎮獅峰山村,東靠湘江,西依靳江,位居伏龍山山麓。
據說當年曾國藩靖港之戰慘敗後,到伏龍山上桐溪寺,與時任住持寶月大和尚言語相投,彼時已有意以桐溪寺所在地伏龍山作為歸葬之地。
因此,歸葬伏龍山,既有曾國藩本人之意願,又得風水之道,近距長沙城,便於後輩祭奠,這也是曾國藩夫婦最終合葬於坪塘鎮之伏龍山的主要原因。
曾國藩的安息之地曰伏龍山,觀其地形也是龍蛇之狀,前人均以『龍即是蛇,蛇即是龍』,曾國藩最終回歸『龍蛇』之地。
曾國藩夫婦墓坐北朝南,此地南向90餘公裡,即為曾國藩的家鄉雙峰荷葉鎮,那裡有他的出生之地白玉堂,有他擬為終老林泉的富厚堂。
曾國藩為何那麼恨太平軍?
隻因他們幹了一件連張獻忠都不敢幹的事
創立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可以說是曾國藩這一生中最重要、最輝煌的事,他的命運由此改變,甚至整個大清朝也因此得以延續。
曾國藩熟讀聖賢之書,深諳懷仁之道,可是他對待太平天國軍卻是異常的殘忍,這背後其實有著一個深刻的原因。
咸豐二年,太平天國起義愈演愈烈,咸豐帝命令曾國藩組織團練,保衛湖南。
從當時的處境來分析,曾國藩完全沒有必要去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首先,曾國藩隻是一個守孝在家的丁憂之臣,按照清朝的規定,丁憂在家的大臣是不享受官員的權利的,而且在此期間也不準為官。
所以,當時的曾國藩有充足的客觀理由賦閑在家。
其次,當時曾國藩已經在京為官十年,深受排擠,鬱悶難堪,本就有回鄉之心。
再者,曾國藩是一個文人,從未帶兵打仗,可以說毫無軍事經驗。
最後,咸豐皇帝下旨隻是讓其組織民兵守衛湖南,並未要曾國藩和太平天國軍隊正面沖突。
可是,曾國藩卻不顧一切地組建湘軍與太平天國軍隊開戰,攻破南京後更是血腥屠殺。
曾國藩為什麼如此憎恨太平天國?
這背後藏著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太平天國軍隊幹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造反派甚多,最殘忍的莫過於張獻忠了。
《明史》記載:『盜賊之禍,歷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
史冊所載,未有若斯之酷者也』但即便是兇殘如張獻忠、李自成這樣的起義軍,還是會祭祀神仙,不敢冒犯孔子。
而天平天國卻大肆破壞文化、毀壞建築,造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災難。
天平天國信奉拜上帝教,首領洪秀全聲稱中國傳統文化均為『妖』書『妖』術。
太平軍所到之處,毀壞神像、焚燒孔廟,遇到名寺古剎、古跡、文物、書院要麼付之一炬。
要麼改為兵營、倉庫、屠場。
凡是太平軍經過的郡縣,一定先燒毀廟宇,即使是像嶽飛、關羽這樣的忠義之士也不放過,他們砍掉神佛的腦袋,佛寺、道院、城隍廟、土地廟均毀於一旦。
除了建築之外,大量古典書籍也是難逃一劫。
搜到的藏書一擔一擔地扔到廁所裡,廁所裡扔不下了就用火燒,燒不完的就用水澆。
讀書的人要殺,收書的人也要殺,連買書賣書的也要殺。
浙江天一閣的一半珍藏本毀壞流逝。
當時江蘇一帶的知識分子悲痛慨嘆道:
『我恐焚書坑儒之後,未有如此之大劫也』
也就是說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沒有比太平天國更厲害的文化毀滅者了。
在曾國藩看來保衛湖南、保衛大清朝都是小事,作為一各正統出身的知識分子,保護文化的傳承才是根本的任務。
如果太平天國成功,中國將陷入前所未有的蒙昧狀態,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累將面臨全部毀滅的危險。
所以,曾國藩如此痛恨太平天國,最根本的原因是為了保護中國的文化。
陽宅系列之一:曲鉗左迭指 此陽宅建於何年不清楚,重修於2014年,兄弟2個,孫輩還小,還在讀書。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斷富貴人丁下期反饋《天地骨》
前朝,青龍轉案,收盡一河水。
白虎,夾耳峰高起,力量雄厚,形如峨眉。
青龍,青龍無明顯的峰巒,但厚實有力,彎抱有情。
衛星圖,可見青龍4道砂收水,水彎彎曲曲而去,水口嚴密,陽宅大門處不見去水
經仔細比對實地圖片及衛星圖,確認朝向為壬山丙向正針。
特此更正。